今年堪稱史上最難就業季,青年失業率突破20%,總數超600多萬人,設計學生們幾乎是“畢業即失業”;中年設計師更慘,在業內摸爬一二十年卻紛紛面臨被裁員辭退的困境,崩塌的不僅是行業曾經的風光,更是無數設計師曾經飽含信念的堅持。

最近,成立70多年的某老牌甲級設計院也宣布全員停工停產3個月,大樹都撐不住了,個人又如何抵御被時代“秒遺棄”的恐慌?

1 失業了?

別自己扛,請大膽甩鍋!

“感覺什么也沒有做錯,怎么就失業了?”“這些年為公司賣的命還少嗎!為什么是我?”都以為熬過了最難的三年,沒想到積攢了滿身氣力滿心期待迎來的卻是原地失業。

一邊是職業生命縮短、職場險象環生,一旦脫軌很難再回歸;另一邊是房貸、老人、孩子的多重壓力在身,沒有任何停下腳步的資格。人生至暗,連自己都不免要懷疑起來,“是我還不夠努力嗎?”

事實上,當黑暗降臨,沒有一盞燈是無辜的。誰都知道大環境不行,投資在下降,項目量在收縮,原有的項目還面對著無限期的延遲和拖欠……社會發展經歷重大轉型,行業受牽連產生震蕩,怪我咯?失業不是你一個人的窘境,這個鍋千萬別自己背!

在結構性的市場大洗牌中,首先考驗的是東家的生存能力,而不是你!老東家組織架構官僚、經營理念固化、服務項目單一的老毛病也不是一年兩年了,被市場淘汰只是早晚的事,不走難道等著喝西北風?

至于“走的為什么是我”,那就更冤了!年輕沒經驗被嫌棄,年紀大了又慘遭職場“35+歧視”,老板你是不是看不到我人到中年正是學識、經驗、心智都最成熟的時候嗎!到底是時間成了“殺豬刀”,還是社會心態和行業發展出現了偏差?

“天生我材必有用”,年當力壯才富五車如我們,若屢屢不能被人盡其才,那一定是“天”有問題!當效率和效益成為社會追逐的唯一目標,個人只能從企業的長期資產淪為時換時新的零配件。

2?怕失業?

你可能沒怕對方向!

不管是誰的鍋,失業的陰霾籠罩著整個行業,很多設計師都被這種“用后即棄”的恐懼所支配,每天都處于極度焦慮之中,埋頭苦干、傾注心血、學習新技能、隨時待命、放棄休假、將自己的身心逼到極限。

這種“自我壓榨”策略的潛意識,來自“失業是因為我不夠努力”的自責。但你有沒有想過,人生大部分努力可能都是徒勞。

怕被公司辭退,所以拼命為公司干活,但淘汰你的真的是公司嗎?不,是社會需求!

以前設計師總覺得,設計能力才是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金飯碗”,萬萬沒想到這兩年碰上了AI這個不按套路來的“天敵”。你一直以來對失業的害怕可能根本沒怕對方向!

AI離我們并不遙遠,有興趣學習的小伙伴可以添加微信,一起討論學習哦~

掃碼加入AI學習群

當AI的學習和設計能力已經足夠替代甚至超越人工,設計本身對人力的需求注定是不斷降低的,但很多設計師卻還被禁錮在老思想老觀念里,一心只想拼“專業”。

一位在行業寒冬依然堅挺的設計師卻道破天機:

如果要說有什么本事,那專業能力比我強的多了去了,可能是因為我做事還比較靠譜吧,總是站在客戶的角度幫他思考問題,并實實在在地解決了他們很多的問題,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所以他們有項目也會第一時間想到我。

設計職場上,專業能力將越來越沒你想象的那么重要,還抱著專業為天的想法,你只會將自己打磨成一顆非常優秀的螺絲釘,好用但也最容易被替換。

在AI還沒有進化為“人精”之前,你唯一能有的優勢就是:你是個人!“人”跟機器的最大區別是什么?人可以先用心再用腦,先有服務再談方案,先想著怎么替甲方賺錢、實現利益最大化,再想著自己怎么做項目賺錢。

甲方開口要五彩斑斕的黑,不是因為無理任性,而是因為他相信你解決問題的能力。“雖然聽起來像信口胡言,但你知道我要什么;雖然看起來骨頭很硬,但你一定能有辦法。”

設計師如何防止失業?請先幫助你的甲方爸爸保住飯碗!當甲方有問題想著找你解決而不是只要你出個圖紙的時候,你的生存能力就又足夠你挺到下一場時代巨變了。

3 再就業難?

還有比設計更難的?

美國作者芭芭拉·艾倫瑞克在《失業白領的職場漂流》一書中揭示了一個殘酷事實:一旦失業落水,等待失業者的,會是更深的深淵。

設計師一定對此感同身受。以前行情好的時候干得不爽就跳槽,現在哪敢,公司降薪30%都沒人走,誰都知道要再找一份工作有多難,活命重要。

既然努力也不一定爬出失業的泥沼,甚至可能越陷越深,那么設計師只能在淪陷的邊緣苦苦掙扎嗎?馬巖松就直白地說了:“了解自己是誰,該轉行就轉行”。

接受過設計專業訓練和行業歷練的人,通常在學習能力、抗壓能力和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上都有超于常人的素養,再加上自命不凡的審美,轉行去其他行業,很可能形成一種降維打擊!

更重要的是,設計師那該死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天然適應這個風云變幻的世界,在各行各業都可能碰撞出有意思的火花。

哪怕是已經暫時成為無業游民,一個優秀的設計人也會在無聊的日常中找到可以研究的事物、領域甚至行業,說不定在某個角落就能遇到新的職業機會和新的人生方向。

當然,這里不是勸退,而是活到都能做設計的歲數了,就應該有認清自己的本事。不論是選擇在設計行業堅守深耕,還是想不斷拓寬自己的邊界,首要大事就是不要慫!

大膽面對你所要面對的一切,包括成功、失敗、相聚、離開,然后大膽地往前走,哪怕等著你的可能是下一個火坑。畢竟全世界最難的職業都做過了,還有什么難得倒我們的?人生何處不打工,干了這碗毒雞湯,下個路口見!

?掃碼加入AI學習群

發現自己無限可能

精選文章:

Z3多代住宅:懸浮混凝土梁勾勒出的獨特建筑景觀

中美插畫圈有審美差異嗎?看完她的氛圍感插畫我悟了

法國監獄爆改成時尚酒店,沉浸式體驗「牢獄生活」

首次登上最熱門品牌榜首,Loewe逆襲Prada都做了什么?

如何看待建筑業設計院全體降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