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nder Basil的個展《來自軌道的信息》(Tidings from the Orbit)在柏林的Judin畫廊展出。Basil(生于1997年)原籍俄羅斯,但在德國長大,目前在德國生活和工作。
展覽由25幅最新的繪畫作品組成,展示了Basil對日常生活的描繪和詮釋,帶有超現實主義和心理學的扭曲。
Basil的繪畫作品可以說是各種類型的自畫像,通過重復、身體轉化(包括性別轉換)以及與看似平常的物體的互動,提供了令人驚奇的敘事方式。
展覽附帶了藝術家的第一個展覽畫冊,由Verlag der Buchhandlung Walther und Franz K?nig出版,其中包括藝術歷史學家Sebastian Preuss撰寫的文章。
Alexander Basil的繪畫作品展示了藝術家所處環境的歡快氛圍、有時是令人不安的一瞥,既有身體上的,也有心理上的,通過充滿幽默感的、反復出現的主要人物,展示了藝術家和工作室的片段。
他探索了自己視覺詞匯的邊界,將現實與隱喻性藝術之間的邊界模糊,喚起了20世紀超現實主義的感覺。在2023年的一幅無題作品中,照片被描繪成散落的分離肢體和部分身體。這幅圖像雖然沒有血腥之處,但以視覺方式表現了身份的多層次和多變性,既包括個人身份也包括感知到的身份。
在另一幅作品中,可以看到這個人物正在從皮膚中脫身,即將被丟棄的肉體正在向外凝視,與觀眾的目光相遇。在背景中,同一人物反復地凝視著鏡子中的自己。觀眾幾乎可以地窺視藝術家對自我的反思,同時通過各種眼神被提醒,他們自己也正在被感知。
“超現實主義的范疇并不是Alexander Basil繪畫的關鍵,但它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不難看出,畫家在他的視覺世界中圍繞著自己、自己的日常生活和自己的生存經歷。這里有禿頭、圓圓的頭、狹窄而犀利的眼睛、小胡子和山羊胡。
這個普遍存在的形象是一種繪畫上的自我,是Basil視覺世界的中心——正如他的自畫像曾被稱為‘原型’或‘典型’。
他的繪畫沒有一幅不以裸體男人為特色;僅這一點就足夠說明問題。好像他在說:這就是我;這就是我的身體;這就是我如何感知自己和世界。我深入探討了我存在的各個層面,并創造了一個繪畫版本,讓每個人都能參與其中。” —Sebastian Preuss
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