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位建筑設計師走出熟悉的領域之后,又能在哪些行業繼續“發光發熱”呢?
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看一看,那些“不務正業”但依舊引人注目的建筑師們!
01
國內篇
「 RUIS 韓銳?」
從建筑學專業畢業后,韓銳發現自己更熱衷于建筑表達。從建筑師轉變為建筑插畫師之后,有關建筑深層精神層面的探索和表達變得更自由了。
《飛鳥之“景”》和《轉經》?RUIS 韓銳
在創作開始的初期,建筑與插畫的結合新穎跳脫,被很多人看到且喜歡。建筑+插畫的結合轉譯、解析重構,韓銳創作的建筑插畫將城市、建筑、文化這類很宏大的概念變得直觀,進而傳遞給人群更好地接受。
「?Archcomic 庹航?」
從小時候對畫畫的喜愛開始,庹航的人生軌跡便不自覺地和建筑聯系在了一起。考入中央美術學院建筑系學習建筑,研究生畢業后進入設計院工作,一切都是那么水到渠成的自然。
庹航“建筑漫畫”事業的緣起,依然是依靠著“喜愛”二字。憑借著對漫畫的興趣和想自己創作一些東西的沖動,他利用業余時間開啟并完成了第一篇建筑漫畫作品《東京國際會議中心》。
干貨滿滿的漫畫內容??Archcomic
創作第一篇內容的過程是緩慢且艱辛的。庹航和創作團隊也在故事內容、畫面技法和邏輯分鏡等等方面摸索和嘗試。
Archcomic的內容也有一個轉變的過程,從最初的專業程度較高,受眾人群集中于建筑行業的從業人員轉變為更廣泛的受眾群體,增加建筑故事內容的通俗性和傳播度。
《朗香教堂》主題漫畫節選 ?Archcomic
帶有建筑知識科普的內容??Archcomic
「?繪造社 李涵?」
建筑師or藝術家?建筑師利用圖紙蓋房子創造居所,而繪造社在創造藝術作品。他們所創造的建筑繪圖,大多時候并沒有形成真實落地的建筑,但作品本身仍有深刻且特殊的意義。
這份身份的不確定性和左右搖擺的天平,沖破了原本“建筑師”標簽的桎梏。
或許在建筑師眼中這不算建筑師該做的事情;在藝術家圈中,仍然籍籍無名、無人知曉。但正因如此,繪造社,李涵收獲了一種豁然開朗的“自由表達”的新生。
《團結湖》 ?繪造社
《臟街42號樓的輪回》 ?繪造社
「?朵蘇法甜 覃菘?」
三維數字技術,在人們的印象中長期被認為是用來設計建筑、汽車和手機等產品的。對于日常生活來說,這是一個技術色彩濃厚、有一定距離感的概念。
甜品西西里之春的細節 ?cedeausucre_
覃菘曾是一名建筑師和3D打印設計師。他曾說自己作為一名設計師,更關心如何找到技術與傳統工藝的結合點,他稱這種工作方法為DIGITAL HANDMADE:數字手工。
甜品阿爾卑斯細節 ?cedeausucre_
覃菘將3d建模和法甜結合 ?cedeausucre_
「?content?廖曉玲?」
廖曉玲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城市規劃專業,并獲同濟大學城市規劃碩士學位,組建了RA ARCHITECT STUIO,任主要建筑師7年。
2008年,廖曉玲推出個人時裝品牌:content目錄。2011年4月發布2011秋冬作品《看與被看》 為上海國際時裝周開幕秀。
Content工作室 ?content
“懶得蓋房子轉去做裁縫”的廖曉玲,從一個雄性荷爾蒙極高的圈子一下子投身到雌性荷爾蒙極高的服裝設計行業中,嶄新的感受和新奇的反應讓她感受到新鮮。
顯而易見的是,多年的建筑師身份為她帶來更廣闊的的視角,堅實的設計知識積累為她開辟服裝這個新的載體打下基礎。
Content的很多故事都是從影像中展開的,廖曉玲說,這或許來源于作為建筑師的工作方式。它的作用就像一個抓手,讓她可以尋求方案解決這個假設的問題。因為只有尋找問題,才能創造性解決問題。
Content 2011秋冬系列《看與被看》秀場???content
2018秋冬系列??content
02
國外篇
「?柯布西耶?」
許多建筑師都擁有良好的繪畫功底,他們利用手中的工具,向世人傳遞著生活的美好,表達著內心中想象的世界。
他說:“我想作為一個建筑師,如果我的作品能帶來任何意義的話,這一切都歸功于我的幕后功臣――繪畫。”
靜物,1922 ?Le Corbusier
他在巴黎寓所中的三分之一空間被用作繪畫的“秘密實驗室”,早上繪畫,下午專注于建筑設計。留下7000多件紙上作品,450件油畫作品,以及諸多雕塑等藝術作品。后期他的繪畫風格更趨向于超現實主義,建筑風格也隨之改變。
?Portrait?, 1960 ?Le Corbusier
?Modulor?, 1956 ?Le Corbusier
「 扎哈·哈迪德?」
扎哈對家具及工業設計等多個領域的挑戰從未停止,其中有趣的是她對國際象棋的設計。棋子與棋盤的靈感是來自其對于高層建筑的自然形態與細節尺度的探索。
扎哈設計的國際象棋 ?ZAHA?HADID
扎哈的設計生涯中也為LOUIS-VUITTON、SWAROVSKI設計時尚單品,還跨界設計打造了風格獨樹一幟的鞋履系列產品,是一次讓傳統高跟鞋注入建筑美學的獨特設計。扎哈的非建筑作品中也透露出濃濃的立體構成美感,同時符合人體工程學。
為LOUIS-VUITTON設計的單品 ?ZAHA?HADID
扎哈設計的高跟鞋 ?ZAHA?HADID
03
總結
對于建筑師,總是有著“專業度滿分”“奇思妙想爆棚”“ddl下的戰士”等印象。而看似“不務正業”的背后,其實是跨界后的他們依然想得絕妙、做得精彩。最終,“不務正業”變為了“不誤正業”,這才是對他們最好的注解。
聊了這么多,或許你也有心動的“不務正業”方向了嗎?你是否還知道有哪些跨界做出成績的建筑師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積極互動留言!
部分文字參考來源
1.純粹主義畫家瑞士柯布西耶繪畫作品賞析_建筑 (sohu.com)
2.https://mp.weixin.qq.com/s/qCn3_J1MevpHkdIF4U-JFA
3.https://mp.weixin.qq.com/s/9xF8QjeYAWQgoCCQ_8gOCg
4.https://mp.weixin.qq.com/s/apCAeY_VaUpPQdKk2DQ4jg
5.https://mp.weixin.qq.com/s/DqOmaDk53W4sgjo3mpkxXw
撰稿/排版:小勺?
審核:TANI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繪圖空間
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