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設計新手其實對于抄襲、借鑒、撞車、原創這幾個概念并沒有那么清晰,不過說真的,這幾個問題確實一直是設計行業里反復出現并討論的話題,今天你波哥就跟大家詳細介紹下吧。
抄襲是指未經授權或者未經允許,將他人創作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作品,部分或全部復制、粘貼,或者修改、翻譯后當作自己的作品發布或使用的行為。
抄襲行為通常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直接抄襲:即將他人藝術創作的作品直接復制粘貼。(下圖所列)
改動抄襲:即對他人的原創作品進行少許修改,可能是替換了一些元素,可能是調整了一下角度,可能是改變顏色等,或者是這幾樣都做了改動,但是整體的風格和作品基本都還保留大部分原創的影子。(下圖所列)
(這匹馬不知道被抄襲改動了多少次!)
(這兩個估計就是直接下載了國外LOGO素材,然后改改就用的那種)
(這個你還別說,里面的琵琶還真挺巧妙,這個負型想法很好,其實把正型元素替換下形式,完全可以避免抄襲的問題。)
(圖形重疊度一抹一樣,色系都不換換……)
(地產LOGO因為不用注冊,特別多抄襲現象!)
(太丟人了,連名字都抄……)
(抄襲你還笑得出來?)
(這朵花又是重疊的一模一樣)
注:如果是設計新手,在學習初期,通過臨摹的手法進行學習,只要創作的作品不商用,或者發表說明情況也是沒問題的!因為大家都明白這是一個幾乎必經的學習過程,就像我們學習素描時臨摹大衛,學習書法時甚至墊底臨帖是一樣的。
這借鑒啊,就像是在抄襲的邊緣徘徊的那種感覺,它跟改動抄襲很類似,但是又有區別;
借鑒確實會涉及到設計師學習原創作者的思路和形式,而且是主動的,刻意的;但是區別就在于借鑒的只是表現思路或者形式,并非在原作品上直接修改,而是運用了其他的元素重新設計創作,所以這是與抄襲的本質區別。我想很多設計師工作時,都會去網上搜集作品,通過大量看他人作品獲取靈感,尋找思路,其實這就是屬于借鑒。
高明的借鑒讓原作者都看不出關聯,簡單的借鑒就會涉嫌抄襲,它們的關系就是這么微妙,需要設計師好好的拿捏才行。
在品牌設計課的學習中,我是非常支持同學借鑒的,因為是作業練習,哪怕是簡單的借鑒都沒關系,重要的是能快速的吸收每種技法的思維,把所有技法都學習到手,自己才能舉一反三得到專業上的進階。
(這個就是借鑒一下字母吃字母的思路,把窄的字母放入加寬的字母中間,非常簡單實用,兩者之間也看不出太強的關聯了。)
(像這種就非常容易看出關聯了,同樣的八邊形,同樣的輪廓共性技巧,同樣的色彩排版,類似的圖形粗細,不同的就是字母,這種過于簡單的借鑒形式就容易被判定為抄襲了,其實只需要把輪廓形式換成六邊形或者盾型,就能完全避免。)
(這個就很好,只是借鑒形式和思路,最后圖形的相似度并不算高,而且一個是線構成,一個偏向于面構成,在構成上就區分開了。)
(這種就是更巧妙的借鑒了,僅僅只是借鑒了一個三角形外輪廓的思路,但是角度,字母粗細,風格,甚至色彩都不相同。)
(這個其實我個人認為也是可以的借鑒方式,漢字構成通常會做傳統風格,這個方向的形式大多相似,思路上是容易出現一致的。)
(像這種的讓原作者來,也說不上有問題~~真沒關系了)
(你的蝦字三角形,那我的商字就圓形,你有播放的符號,我也有銅錢的元素,人才啊!這個同學的借鑒就是精品!)
(那這種外框一樣,色彩一樣,形式很像的呢?其實也沒關系,技法太常見了!不能說你用了正方形我就不能用,你用了紅色我也不能用,你用這個形式我也不能用,那完蛋了,設計不用做了,都直接被壟斷得了~)
(這一個已經踩著抄襲的線了!把上面的香味線條換成兩根筷子,換個橙色,其實就能退出線外!碗的外框你可以用,紅色你可以用,那個香氣線條也可以用,但是不能三者全用,你借鑒一個就行了啊,不能全拿過來對吧?)
(單一元素不同,色彩不同,重復數量不同,所以這個完全沒問題,借鑒的思路完全正確!)
(單一元素不同,色彩不同,重復數量不同,跟上一個一樣,正確!)
(單一元素不同,色彩不同,形式不同,雖然數量一樣,但是數量也不是專利,只不過這個思路也是較為簡單的,即使跟參考的區分開了,但還是有跟其他LOGO撞車的可能……)
啥叫撞車可能很多新人不知道,就是你創作了一副作品,結果偏偏跟另一個作品非常相似,不管是表現手法的創意還是元素都差不多,但你確實之前根本沒見過,這就算兩個作品撞車了……
碰到這種情況,一般設計師會覺得很冤枉,但其實也還好分辨,如果設計的思路和元素跟品牌都能有很好的關聯性,并且表現手法也很常見,設計也比較簡單,那大家一般是相信這撞車純屬巧合了。
在設計發展了這么多年的情況下,已經誕生了數量龐大的設計作品,出現撞車的概率自然不低,所以不要立馬因為相似就判定抄襲,這是極不負責的武斷思維!
(例如這兩個作品,我相信就屬于撞車,首先圖形簡單,而且都是字母元素,在組合上也是運用了常見的共用筆畫,撞車不算意外。)
(這兩個更是簡單了,都采用首字母Y做設計元素,你要說設計師故意抄襲了,我是不認可的,撞車的可能性更大,但是一個成熟的設計師應該盡可能避免這么簡單的設計思路,不用想都知道會撞的!至于他們都能使用的問題也很簡單,因為注冊行業不同,所以即使相似度很高也能通過。)
(像這些我都覺得撞車的概率更大。)
對于原創,也有人認為一定是完完全全憑空想出來的才是原創,但是你再琢磨一下,你從小學習的知識,見過的事物,了解的世界,包括學設計過程中看到的那么多網上的作品,圖片,都對你沒產生影響嗎?
你可能只是沒有在設計的時候看到,但是你腦子里可能已經有了影子,那請問這真的算你理解的,那種純粹的原創嗎?
先來看看下面這些圖,其實這些作品也是基于動物的照片得到的,并且這些動物的角度形態都需要適合,才能將這些LOGO很好的創作出來!
這種方式我們也會在課程中講解,但要搞清楚一點,初學者是沒有建立審美,也沒有建立如何用圖形概括圖片的能力的,所以對于初學者,依然離不開觀察學習大量設計師的經驗,他們是如何用線條的,這個部分用線條該畫成什么樣,線條的粗細應該如何設定……等等等等……
我簡單用一些上課時候畫的草圖給大家看看:
這些圖如果要按照嚴格規范來講,也是拿取了動物照片的輪廓作為基礎延伸的素材,但是普遍所有設計從業者都認可這是原創!
那這種原創跟照片相似度這么大能算原創,很多相似度不大的借鑒,是不是也能歸類為原創?我對于原創的概念,不會那么苛刻,只要你有一定的創新,只要你能舉一反三,我都認為是你的原創!
原創的概念其實很廣,優秀的借鑒也可以是原創!
比如下面這個,我認為已經算是原創了,如果我不發這個參考,誰能判斷借鑒了哪個?這屬于舉一反三類型的原創,屬于在學習他人總結后,自己創新的原創!
我多次說過,設計專業很像以前的傳統手藝,一樣是在學習前人的理論知識,總結經驗,執行方式,作為初學者,可以大膽的去借鑒,大膽的去模擬你看到的優秀作品的技法,大量的去畫草圖擴展你的思路!(僅作為個人練習用途)
相信有那么一天,你也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為一名優秀的設計師!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胡曉波工作室
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