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碩大的水泥色板子上,除了一行“BALENCIAGA”,別無他物。

這個圍擋后,是正在建設中的巴黎世家興業太古匯門店。店鋪占地近千平,把原來屬于 Dyson、Longines、Nike Kicks Lounge 和 adidas 四個店鋪的位置一次性拿下,建成后或成巴黎世家在中國最大的零售門店。

但是圍擋除了夠大,一點設計功夫沒下,卻仍將最不缺網紅打卡點的上海俘獲,一舉拿下“魔都十月最出片”稱號,變成了被爭相分析的營銷案例——關鍵你也沒看出來除了印個logo,人家到底怎么營銷了。

上海博主,你們永遠不會讓我失望。

巴黎世家,你永遠不會讓博主失望。

巴黎世家現在最大的煩惱可能是太紅了。

——當然,有必要說明一下,據小紅書發回的最新消息,這個圍擋已經被撤了,但被撤之前,可謂風光無兩,一時被稱作“i人地獄”。無他,就是人太多了。

圖源小紅書@商業地產老家伙、@Miglemao00

有網友說,深夜吃完宵夜路過,還能看到三三兩兩拍照的,我猜測他們是有意錯峰,畢竟白天這里“烏泱泱全是人”,再會找角度,都做不到照片里只有自己和巴黎世家。

拍攝需要見縫插針找機位、伺機而動看鏡頭,拍完回去修圖還得熟練掌握路人消失術。

光是人多也就罷了,關鍵還都是e人中的潮人,i人的究極噩夢。

圖源小紅書@興業太古匯、@佩佩不長肉、@胡切瑞

巴黎世家符號性的一身黑他們輕松駕馭,紅色墨鏡一戴有點復刻《黑客帝國》里的基努·里維斯,毛皮大氅配胸衣顯得如此有腔調,肩挎蛇皮袋尺寸的大包,腳蹬一雙像是分院帽倒過來踩上的靴子,竟也顯得十分合邏輯。

以防有人不知道《哈利·波特》中的分院帽長啥樣

我開始理解巴黎世家的高瞻遠矚,圍擋上但凡有其他圖案,都有可能限制弄潮兒的發揮,像現在這樣空空蕩蕩,才是最能激發創作激情的畫布一張。

于是人行道是秀場,大馬路是T臺。到這兒打卡,考驗的不止穿搭,還得看會不會凹造型、會不會找角度、會不會利用道具與品牌元素互動、有沒有拍出巴黎世家式的【造型必須離譜且態度必須嘲弄】。

圖源小紅書@Neineii

我對上海時尚博主的敬佩之情,再次油然而生。你可以說這是借巴黎世家的光裝酷,收獲最高性價比的時尚大片,也可以說這是博主們憑自己的創作,給這個灰板子化腐朽為神奇。

不僅是圍擋下方,正對著的馬路有時也被征用為取景地,器材也可能不止一部手機、攝影師還或許不止一個。

圖源小紅書@李火火??

在這樣一個創作包圍圈里,心理準備稍有不足,“潮人恐懼癥”發作就是分分鐘的事兒,e人前赴后繼體會“有種家是巴黎的時髦”?,i人瞻前顧后“有種不敢靠近的局促”。

此時街對面的咖啡館,就成了更合適的落腳點。

詩人卞之琳曾寫,“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而在興業太古匯,圍擋是你的打卡點,你是對面咖啡館圍觀群眾的打卡點。

拜這面墻所賜,原本對著大馬路的咖啡館室外桌椅,硬生生地變成了——“景觀位”。這家“越南中原傳奇咖啡”,原本在咖啡店遍地的上海并不算突出,一朝得名“巴黎世家咖啡”,越南咖啡在上海,被安上“巴黎味”,潑天的富貴是兜頭就澆,連帶著也成了“超ins的打卡點”。

值得打卡的景觀是啥?是潮男潮女各顯神通。

一時之間,圍擋下的黃金機位、能將爭奇斗艷之盛景盡收眼底的景觀位,哪個更搶手,竟難分伯仲。

圖源小紅書@崔普潤、@ANTi、@商業地產老家伙

不過對于出鏡老手來說,景觀位也可以是黃金機位。遠離了潮人競技的主戰場,還有個咖啡館可作托詞,社死程度稍稍降低,而且隔了一條馬路,那個又高又大的logo才正好能入鏡。

圖源小紅書@Gina小阿姨、@gungun_、@崔普潤

其實,這個圍擋能吸引這么多人也不是完全不可思議,畢竟選址本身就得天獨厚。

興業太古匯,位于靜安區,頭頂吳江路,左鄰張園,一個是上海最火爆的步行街之一,一個是“上海第一名園”,頂奢入駐都愛到園里開店,Dior、Gucci、寶格麗,讓你花錢花出集聚效應。

巴黎世家挑中的這個路口,可以說落在了“出片圣地”“網紅街區”的中樞神經上。

而品牌本身,也自帶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打卡屬性。只要這一個logo在,就既能襯托博主們費盡心思搭出來的造型,也能在大爺隨意經過時成就一幀絕美海報,只要大爺駝背彎膝蓋、戴著墨鏡面無表情。

你大爺還是你大爺丨圖源小紅書@菠蘿腦袋

圍擋被撤掉之后網友的反應也很有意思,不僅提醒大家不要白跑一趟,還提供了另一個打卡點,“太古匯邊上的廣告牌也很好看”,大家都懂,反正只要有那個logo就行。

圖源小紅書@wangxingfu970316

打卡圍擋的帖子里,總有人愛問,要是把巴黎世家換成李寧/特步/鴻星爾克,你還去拍嗎?

答案很明確,不會。

因為“時裝界首席瘋子”巴黎世家,也是多年來兢兢業業扮丑、勤勤懇懇發癲,才掙來了這個名聲,人家也是憑著領先全世界數十年的精神狀態,才成為了離譜和正當、瘋癲和潮流之間的轉換插頭。

圍擋,逐漸成為上至頂級奢侈品、下至冒菜新茶飲都在“卷”的關鍵營銷陣地,始祖鳥造出狀似巖壁山石的圍擋凸顯戶外本色,LV在圍擋上印涂滿五彩斑點宣傳和草間彌生的聯名,香奈兒好歹還鋪上了一整面墻的立體山茶花。

圖源小紅書@遠古飛行員、@波爾特、@??喵喵睿

但是這些精心設計的圍擋,也少有能讓博主們傾巢出動拍寫真的,主要還是不如巴黎世家“街頭”。

“街頭”講究玩世不恭、隨性不羈、諷刺所有,在施工圍擋前面扎堆拍大片、還有人觀看表演,整個畫面就很街頭,堪當頗具行為藝術氣質的城市景觀。

這段時間,巴黎世家一個鑰匙發圈上了兩次熱搜。

第一次,是大家發現這個看起來和大眾浴室柜子鑰匙別無二致的發圈,竟然要價4000元,丑和貴的程度都很驚人于是成了話題;第二次,是這個發圈在北京、上海、浙江寧波等地,都賣斷貨了。

再怪的東西打上巴黎世家的logo都有人買單,巴黎世家已經把“怪”做成了品牌力。

叫價一萬二賣個黑色垃圾袋,都能讓你忍不住喃喃自語:“確實是比其他垃圾袋看著更有質感些。”

圖源小紅書@??

再多的就不贅述了,反正你可能聽說過的高跟洞洞鞋、樂事薯片包、完全戰損版運動鞋,都是老巴家的。

“他都巴黎世家了,你就讓讓他吧”丨圖源@未嵐奢侈品

網友說:“反正我不理解的潮流,一律按巴黎世家處理。”對于一個品牌而言,消費者認知達到這個程度,是多么值得欣慰的肯定。

圖源微博@鯊魚與魚

至此,巴黎世家的logo算是練成了。

這也是品牌早有的預謀。

2017 年,巴黎世家官方 Instagram 發布了一張新 logo 的圖片,此后灰底黑字成為巴黎世家的標識性存在,從產品包裝到廣告海報不斷強化消費者的認知。聰明的你一定已經發現——這次的圍擋就長這樣。

新logo保留了原有的大寫字母,字體更長,字母間距離更窄,灰底黑字,字母緊湊都是有講究的。

根據馬蘭歐尼學院一位教授解讀,越是簡單鮮明的字體,越是利于手機和電腦屏幕上的傳播,讓年輕人以最小的難度記住它。

彼時Demna Gvasalia接替亞歷山大·王擔任巴黎世家創意總監,這牌子也就告別了生人勿近性冷淡路線,精神狀態不穩定得很穩定。

2018年,趕上大logo風潮,“巴黎世家”這幾個字母就開始在街頭無限繁殖,簡單的重復就是最有效的洗腦,撞衫率可比北面。

發展到現在,“BALENCIAGA”這個logo,就是時尚單品本身,于忠實擁躉,意味著“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的底氣,于旁觀路人,代表一種“看是看不懂但應該很潮流”的風格。

巴黎世家靠幾個字母達成了“看不懂卻大受震撼”的震懾力,也得益于LV香奈兒等奢侈品同行日漸“爛大街”的襯托。

YSL找小楊哥帶貨被群嘲“太low”,雖然也有人見怪不怪表示“掙錢,不寒磣”,但沖著“簡約新銳不庸俗”去的顧客肯定是難以接受,“你倒是不寒磣,我現在用著感覺很寒磣”。

然而這可能是大勢所趨,畢竟LV、Prada、Dior也早就下凡到直播間賣貨送贈品,錢不能不掙,但“祛魅”也就在所難免,時至今日,大家已經習慣在直播間蹲奢侈品美妝,琢磨怎么買最劃算。

反觀巴黎世家,一個酷愛將廉價制品賣出天價的品牌不為抖音直播折腰,只是堅持發著讓人摸不著頭腦的短視頻。多年的品牌教育已經讓消費者學會自我反思:“巴黎世家這樣一定有他的道理。”

甚至你再想想,巴黎世家還要為了爭奪吾等三兩秒的視線花錢買抖+,這是什么,這是最反叛的街頭酷guy也得乞求本人的喜愛。

同行們已經參透市場的流行趨勢,“下海”搞電商玩全網最低價,網友從最初的震驚到習以為常,祛魅以后撕開神秘面紗不還是要拼GMV嗎。如今巴黎世家卻還在堅持走“我們不一樣”的路線,畢竟做電商一點也不酷了。

所以,比起問“巴黎世家換成李寧你還去拍嗎”,更應該問“巴黎世家換成Supreme你還去拍嗎”,畢竟圍擋能變成出片圣地,也不是因為巴黎世家多貴多奢侈,而是因為巴黎世家太怪太潮流。

不要說在那么大一個圍擋上貼上logo,你在任何東西上P一個“BALENCIAGA”,都能變潮。

網友們早已展開熱火朝天的實踐。

現在社交平臺上,由巴黎世家執掌的“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流派,共衍生出三個旁支:北京世家、上海世家、東北世家。

@皮娃Fitz、@Stephy兔兒、@又是摸魚的王二

創作主要在黑白底T恤上進行,正面印花加logo,背面仿巴黎世家的波浪紋排版,同樣加上logo。北京世家主要二創《我愛我家》和《頑主》,上海世家印《老娘舅》,東北世家是《鄉村愛情》和《馬大帥》的舞臺。

只做T恤格局小了,巴黎世家的怪覆蓋生活角角落落,賽博手作巴黎世家當然更要腦洞大開。編輯部環顧一周,發現隨手撿起個什么東西,打上“BALENCIAGA”都時髦得很合理。

辦公樓的外墻,完全可以復刻這回的網紅圍擋;前臺的小象雕塑加logo,誰看了不說一句真是復古又潮酷。

自制海報如此輕易丨圖源氫商業美編胖兔??

這年頭出門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給的,巴黎世家反正逛不起,直接p個logo更有性價比。

“極致性價比”的時代已經到來,“電子大牌”的風潮方興未艾。線下愛買刮刮樂的年輕人,線上靠往照片上P奢侈品提前享受中大獎后的人生,上萬塊買的包可能會破損、貶值、過時,但電子相冊不僅永存,還能時時更新。

說到這里,也不難理解圍擋為什么紅了,巴黎世家在街頭,還有比這更方便實惠的片場嗎?巴黎人想拍得混進時裝周秀場,上海人想拍只需要出門citywalk。

弄潮兒們去巴黎世家圍擋前排隊凹造型,總被吐槽是“巴子”(上海方言,意思與“鄉巴佬”相近),但換個角度,“巴子”,又何嘗不能是潮人對巴黎世家的愛稱呢?

今冬,懂了巴子,才懂了時髦。

開篇圖源小紅書:@CHAOS LAB

封面圖源小紅書:@李火火??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Vista氫商業

精選文章:

挑戰品牌傳統:NASA 的大膽創新

意大利風格的燈塔:華倫天奴位于紐約麥迪遜大道的精品店

黏土合唱團:Carlos Cabo繽紛紋理包裹下的陶瓷人物

奢侈品牌為何鐘情上海的「街區文化」?

看完天貓雙11我畫你猜,笑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