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設計的時候,我們把確定設計方向的過程稱為想創意,但所謂的想創意,其實很多設計師是在“套參考”,大概的步驟是這樣,設計師在拿到需求后,就會去網上找參考圖,比如花瓣網、P站等等,在這個過程中,通常會有兩種路徑:一是找同行業、同類產品、同類設計需求的參考,確定一個合適的參考對象以后,并直接按照參考的形式,把自己的產品和設計信息替換進去,就像下圖這樣。

第二種思路是跳出本行業找參考,重點是找一個比較特別、新穎的形式,然后像思路1一樣,把自己的產品和設計信息加進去,就像下圖這樣。

大家可能也發現了,這種所謂的創意其實就是抄襲,造成這樣的結果就是因為很多人想創意的方式就是靠套參考,久而久之,離開這種方式以后,很多設計師就不知道怎么做設計了。這種現象其實不僅僅發生在平面設計圈里,在Ui設計、廣告營銷、室內設計等行業中同樣很常見,而且,這種套參考的行為除了設計師很精通以外,客戶、策劃、AE、市場部,也同樣擅長,所以有些公司的設計師就成為了純粹幫這些人做執行的美工。

更糟糕的是,很多人覺得這種做法并沒什么問題,因為大家都這么做,甚至有很多人認為這種找參考、套參考的模式就是想創意,而這種行為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抄襲侵權事件頻頻被爆,設計作品同質化現象越來越嚴重,優秀的原創作品越來越少,顯然這對于設計行業甚至是整個社會環境都是不利。

所以,蔥爺并不認可這種“想創意”的方式,以下獻丑分享幾點我自己想創意的思路,僅供交流參考。

01.平時多看案例

看案例肯定是要看的,而且多多益善,這些案例會自動在你的大腦里形成一個靈感庫,你在想創意的時候他們會被自動調成起來,靈感庫存越大,你的解題思路就會越多,創意靈感也會越豐富。

可是很多設計師看案例只會在要做設計的時候才去看,目的就是要找參考對象,雖然這樣也是有意義的,但養成平時多看案例的習慣更重要。有人可能會說平時根本沒有時間,因為每天上班都忙個不停,這個我是相信的,那下班時間呢?每天從玩手機、追劇的時間里勻一小時或者半小時用來看案例應該不是很難吧,如果你非要在上班的時間里才肯做與設計相關的事情,那么我覺得你還是趁早換一個行業吧,真的。

為什么我不太建議等到要做設計的時候才去找參考呢,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設計師的思維很容易陷入到參中跳不出來,所以就容易出現“套參考”的情況。

二是因為等到要做設計的時候才去找參考,這時候你通常都會通過搜索的方式去找,這種方式找到的參考一是數量有限,很多合適的參考根本搜不出來;二是大部分人找參考都是這么找的,所以搜出來的參考都差不多,做出來的作品自然很難與同行區別開來。而平時我們看案例是沒有太多限制的,什么案例都會看,于是靈感來源會更多元、更廣泛。

02.離開電腦,用紙筆畫草圖想創意

離開電腦其實就是離開參考,迫使自己從別人的案例中跳出來,拿上紙和筆來到會議室,或者將電腦鎖屏,以如何最佳表達內容?如何創造新鮮感?如何增加設計吸引力為出發點來想創意。

舉個例子,我們要給某皮鞋品牌設計一張父親節的海報,那么創意思考的重點就是如何將父愛與皮鞋聯系起來,這時候我們可以在紙上亂寫亂畫做發散思維,比如把皮鞋比喻成爸爸,給皮鞋加上胡子、領結等,也可以用一只大皮鞋與一只小皮鞋靠在一起;比如把皮鞋比喻成山,寓意父愛如山;比如可以用路上漸行漸遠的皮鞋印來象征父親會一路相隨;比如可以圍繞皮鞋來講一個走心的故事:爸爸穿著這個品牌的皮鞋為我做過很多事情:送我上學、背我去醫院、跟我做游戲、上班賺錢養家、出席我的婚禮等等。

那么我們要選擇一個怎樣的創意呢?除了要與我們想表達的內容十分貼切以外,我們還要考慮新穎性,這個創意是不是大家都做過了,如果是,那就最好別再做了。

選定好創意以后,我們好要構思如何表現這個創意能夠使其更直白、更準確、更有趣、更具吸引力。所以我們要思考采用什么風格、什么構圖等等。這個時候如果腦袋里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案,再去找參考就會好很多,因為你肯定不會陷入套參考的模式中去。

03.參考背后的思路和技巧,而不要完全照搬

找參考是為了借鑒,其實不找參考也離不開借鑒,差別在于參考是在你的電腦里還是人腦里,既然都是有參考對象,那么要如何避免抄襲呢,答案就是你應該借鑒他人的設計思路和技巧,而不要完全照搬別人的表現方式和執行細節。舉個例子:

上圖是一張不錯的海報設計作品,在抄襲者的眼里他看到的是:俯視構圖、傾斜構圖、3D風格、圣誕節海報、以圣誕樹圖形作為場景,場景中有很多與圣誕節及產品相關的元素,用一條公路將場景中的元素串聯起來、場景中間放一個大大的產品、背景留白等等。所以它做出來的作品大概率會與參考有80%左右的相似度。

而在借鑒者的眼中看到是這些:俯視構圖、場景符號化、產品從場景中跳脫出來等比較核心的東西,并且借鑒者將其概括成了一種技巧,所以借鑒者的思維會更開闊,延展空間更大。

以上就是蔥爺對設計師想創意的一些看法和建議,總結一下就是不要套參考,而是要:養成平時多看案例的習慣、在想創意設計時可以離開電腦,用紙筆畫草圖想創意、學會參考背后的思路和技巧,而不要完全照搬。希望這篇文章能對你有所啟發。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蔥爺

精選文章:

空心竹燈 | 透過網狀結構散發出光影和薄霧的藝術裝置

原研哉新作,無印良品新海報,有點意思!

幾何光影圖案:7 個采用穿孔表皮的項目

殘缺的藝術,超時空“旅行者”

色彩的力量:用鮮艷的色彩創造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