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時尚趨勢非網球莫屬。
各種以core結尾的總結詞,也輪到了Tenniscore(網球風)。
網球風其實就是“老錢風”的一個變種,是老錢們在打網球時的服裝風格。
這幾年,又是老錢,又是新錢。
大腦的CPU都趕不上時尚圈的造字能力了。
所以,到底什么是老錢,什么是新錢?
老錢和新錢有什么區別
要摸透這兩種風格,就得先懂“老錢”和“新錢”是什么意思。
“老錢”指的是Old Money這一群體。
簡單理解就是祖祖輩輩都是有錢人,不僅有錢,還有文化、有品位。
老錢們的財產、地位都是世襲的。他們要么是王公貴族,要么是真正的行業大亨。
當別人在絞盡腦汁如何條條大路通羅馬時,老錢們詮釋了,他們出生就在羅馬。
而“老錢風”指的就是這些人的穿搭風格。
大魔王在《藍色茉莉》中的穿搭被稱為“老錢風”范本
老錢風的精髓就是低調貴,把錢穿在里面,藏在細節。
配色要低調內斂,剪裁要干凈利落,追求極致的面料來達到舒適度。
拿最有名的老錢家族+老錢風課代表——英國王室來說。
伊麗莎白女王年輕時總是穿素色或碎花長裙,搭配珍珠項鏈、胸針等傳統珠寶。
老了之后總是穿馬卡龍色系的純色套裝,再加上禮帽。
在她的身上,你見不到一件帶logo的衣服,衣服由裁縫們親自做,包包也是選擇Launer這樣的小眾品牌,同樣沒有Logo,由匠人手工制作。老錢風的精髓真是是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而“新錢”指的是New Money這一群體。
區別于老錢的“富三代”,新錢們往往是暴富或者白手起家的有錢人,經常被前者貶稱為“暴發戶”。
在美國,人們通過一些姓氏就能大概判斷老錢和新錢。
像洛克菲勒、肯尼迪、強生這些來自傳統的石油、食品、房地產等行業的巨頭就是老錢。
而現在那些福布斯富豪榜的常客,像馬斯克、貝佐斯、蓋茨這些來自信息技術、娛樂、互聯網等新興產業的則是新錢。
肯尼迪家族,曾經被吐槽為“新錢”歷經幾代的精英文化培養,如今也被追封為“老錢”
風格的背后是消費觀念。
老錢看重“體面”,從小習慣了山珍海味、紙醉金迷,因此更重視“品質”。
新錢就不一樣了,他們更在乎“面子”,重點在于把錢穿在外面,讓人看見。
所以從時尚審美來說,新錢們總是十分高調,滿身的品牌logo是其盔甲,追求當季、限量款,渾身blingbling的,恨不得把“我很有錢”寫在臉上。
這種風格在13、14年最火。
那會潮人最愛紀梵希,留學生恨不得一人一件大鯊魚、大狗頭,就差把“我時尚”這三個字刻腦門子上了。
時尚棄子搖身一變成頂流?
在外網,TikTok上的相關話題瀏覽量早就破了40億+,小紅書瀏覽量也是破了1億,可謂是火遍全球。
這種時尚趨勢的漂移,令人猝不及防。要知道在20年前,穿著彩色緊身吊帶、涂著亮面唇釉的帕麗斯·希爾頓,以及低腰牛仔褲加身,神色淡漠的戴文青木才是主流。
就算是10年前,流行的也是logo加身的美式街頭風。
貼滿英文口號、動畫形象的品牌大T恤,Fendi的小怪獸掛件,Gucci的酒神老花包,Stella? Mccartney的厚底松糕鞋.......
那會崇尚的新錢的張揚審美,從面料到配飾,追求閃閃發光、夸張奪目,每一件單拎出來都是極具眼球吸引力,極具財富證明能力。
老錢所謂的低調、質感,在那會屬于缺乏勇氣、毫無個性的時尚棄子。
為什么在今天,人們的態度來了一個180度大轉彎呢?
從表面上來看,是大家玩膩了新錢風,想換個口味。
在被街頭潮牌風、極繁主義刷屏了好多年之后,大眾對花哨張揚的時尚早已審美疲勞。這時,老錢風這類倡導簡單風格的存在,就成為了清流,開始被更多人注意、模仿。
《繼承之戰》中產出身的女婿Tom,通過婚姻進入頂豪Roy家族參加活動時,有樣學樣穿了件帶logo的亮面羽絨服背心,結果被小舅子嘲諷
而且,作為一種時尚風格,老錢風的實穿性和可模仿性都很強。
新錢風是有品牌要求的,否則很容易一眼假,打工人沒那個條件,也沒那個膽量每天穿著張揚的衣服去上班。但老錢風不同,拋去質量好壞不說,老錢風那些代表時尚的單品,打工人統統可以一鍵復制,搬到自己的衣柜里。
更深層的原因,是世界經濟的下行。
時尚是經濟的晴雨表,全球經濟形勢的不穩定,曾經高調享樂的旗幟轉為收緊口袋的風向。
一方面,品牌掉頭回歸沉穩低調的設計,收縮客戶群體,籠絡鞏固真正的高凈值人群;另一方面,消費者也變得難以被季拋式單品打動,主打簡約、無logo的老錢風自然更符合長期主義的消費理念。
這也迎合了當下社會情緒的發酵。
全球經濟周期下,大眾希望尋找穩定、低調、平靜的風格,開始從新貴回歸對有閑階層的想象。
在那個恒溫22度的世界里,不事勞作、整日消遣才是正解,矜貴的天然面料作為隱秘的門檻,隔絕了996和內卷。
基于這份關于老錢階層的想象,建立苦于現實、回避動蕩的內在皈依。
過去人們靠明碼標價的品牌logo證明消費能力,但如今只需套上一件針織套衫就足以維持體面。
老錢真愛穿老錢?
但是,老錢新錢所描繪的時尚畫像,在現實中也是如此嗎?
事實上,老錢身份之于穿搭風格,從來都是一個充分不必要條件,不少真正的老錢們,在穿衣上或許并非像他們表現的那么低調。
卡塔爾世界杯期間,卡塔爾王妃謝赫·莫扎,aka“中東甄嬛”,每次亮相幾乎都是Chanel、Dior等高定,且多為量身定制的設計。
約旦王后拉尼婭更是一年買了200套高定,每年置裝費都有200萬美元。出席活動時,一套衣服,她從來不會穿第二次。
沙特阿拉伯前王妃瑪哈·蘇德里甚至在巴黎租了一層樓,還買下了三個倉庫,為的就是存放她那價值超1000萬美元的奢侈品,而這僅僅只是半年剁手買的。
Dior高定高管凱瑟琳·里維爾就說:“中東所有王室都是我們的客戶?!?/p>
新錢也是如此。
喬布斯向來是黑上衣加牛仔褲,扎克伯格也總是穿灰色T恤,就連卡戴珊家族也開始走起了老錢風。
由此可見,老錢新錢并不存在固定的穿衣公式,所謂的時尚風格也不過是我們二次想象的結果。
而且,推動“老錢風”消費的恰恰是向上流動的“新錢”人群。
《繼承之戰》的服裝設計師Michelle Matland就點出過自己設計的精髓——“不需要說一句話,通過服飾就可以傳達地位和至高無上的權力”。
時尚的背后是權力,當人們為特定的階層與身份賦魅時,也就包含了對審美高下的評判。
今夏流行的網球風就是如此。
網球向來是歐洲四大貴族運動,old money為了方便打球而穿的服裝又成為了今天的時尚頂流。
當財富成為衡量標準,審美也就走向了審貴。
不過,對于我們打工人來說,無非就是賽博樂子,雖然變不了老錢,但至少可以有一秒鐘,讓你擁有成為老錢的幻覺。
作者:疏風??
責編:律也人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印客美學
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