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頂級設計機構JKR創意總監Lisa Smith分享品牌煥新之道

(圖片來源:沃爾瑪)
2025年,品牌界正經歷一場靜默革命——與往年高調換標不同,亞馬遜、Adobe、沃爾瑪等巨頭紛紛選擇[漸進式煥新],僅對原有標識進行微調。在D&AD設計節上,JKR的Lisa Smith與Tosh Hall就這一趨勢展開激辯。會后,我們獨家專訪了這位操盤沃爾瑪、Mozilla和Uber品牌升級的資深專家。
為何"微整形"成為新趨勢?
"今年D&AD收到的品牌煥新案例數量與去年持平,但頭部企業的策略明顯變化。"Lisa分析道,"以沃爾瑪為例,它已從傳統零售商轉型為涵蓋直銷(Walmart Connect)、B2B物流、廣告服務的生態體系。20年前的設計語言顯然無法承載現有業務版圖。"
亞馬遜同樣面臨挑戰:最初橙黑配色的品牌,如今部分物流包裝卻使用藍色。"當企業突破核心業務邊界時,原有視覺系統往往成為溝通障礙。我們的任務就是幫它們找回初心,同時構建適應多元場景的設計體系。"

(圖片來源:沃爾瑪)
Adobe的煥新最令Lisa意外:"新標識更系統化、企業化,但少了些創意行業的張揚。這背后或許有商業考量——設計師不能只憑直覺評判。"
品牌煥新VS徹底重塑:工作量孰輕孰重?
"兩者同樣耗時耗力!"Lisa以奧運會品牌升級為例,"這類項目需要企業內部團隊與廣告公司、體驗設計機構多方協作。即便是沃爾瑪這樣的微調,也需要全局考量。"
但執行速度取決于組織架構:"Chobani酸奶品牌重塑耗時8個月,Zocdoc醫療平臺只用了12周。關鍵看決策鏈是否清晰——誰拍板?誰推動?誰執行?"

(圖片來源:沃爾瑪)
不能換標時怎么辦?Uber的破局之道
"接手Uber項目時,我們發現其品牌在疫情期間已本質蛻變——從打車軟件轉型為'萬物配送'平臺。"Lisa團隊選擇保留經典黑白標識,但重構了視覺體系:
1主品牌:白底黑字(用于司機端)
2打車業務:延續經典黑白色調
3外賣業務:引入綠色作為子品牌標識
4未來擴展:預留貨運等新業務的色彩體系
"我們挖掘出'圓形/線條/方塊'的視覺基因,現在機場廣告中隨處可見這個設計語言。"更令Lisa欣喜的是合作方Mother Design的創意延展——將這三個元素融入[襯衫污漬]、雕塑剪影等生活場景。

(圖片來源:Uber)
黃金準則:當原有標識仍能傳達品牌內核且不妨礙發展愿景時,優先調整視覺系統而非換標。
英國RSPCA動物保護協會項目為何斬獲大獎?
Lisa團隊為這個國民品牌注入現代感:
調整標志性的藍色色調
創新動物插畫風格
全程與組織內部深度協作
"煥新不是顛覆,而是用當代語言詮釋經典。"該項目榮獲Brand Impact Awards最高榮譽。

(圖片來源:RSPCA)
設計獎項的深層價值
"這絕非虛榮心作祟。"Lisa強調,"評獎過程能匯集多元視角,推動行業水準提升。每年參與評審都讓我獲得新靈感——這正是設計生態的良性循環。"

核心洞見
1業務擴張是品牌煥新的首要動因
2微調與重塑同樣需要體系化思考
3保留核心資產比盲目換標更重要
4設計系統應具備"生長性"以適應未來
正如Lisa所言:"真正的品牌進化,是讓視覺語言與企業戰略同頻共振。"
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