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包裝設計師和品牌策略師,我的內容算法始終專注于印刷品、標簽設計和品牌塑造。過去幾個月,各種文章、博客和播客不斷宣稱印刷媒體正在復興。但我要說:別被誤導了。

為什么?因為印刷從未消亡,也不該被數字化浪潮邊緣化。數字與實體本應相輔相成。在線上與線下品牌體驗之間,從來不是非此即彼的選擇。品牌的最佳策略是打造整合多平臺、多感官的"虛實融合"(Phygital)體驗。

印刷的不可替代性

盡管有人認為印刷品已是明日黃花——自2000年代初,平面設計師紛紛轉型為"數字優先"設計師,他們先學習網頁、UX和社交媒體設計,甚至可能從未接觸過印刷設計。但今天的印刷品早已不是你祖父時代的模樣,而數字化也絕非萬能。

以包裝設計為例,我在杜蘭大學教授的課程要求每位學生完成從標簽、產品盒到運輸箱的全套實體原型制作。他們需要:

1選擇合適材質

2考慮印刷對齊度與色彩模式(潘通色還是CMYK?)

3測試不同紙張克重

4確保文字在實體材質上的可讀性

5最終實現保護產品、吸引貨架注意力、創造難忘開箱體驗三大功能

圖片來源:Mahabis footwear, Harper Sunday, Saad Chaudhry

這些實踐讓習慣數字設計的學生們驚嘆:"這是做過最具挑戰性也最有成就感的創作!"

實體體驗的四大核心優勢

1. 觸覺建立情感紐帶

數字世界轉瞬即逝——你可能雙擊點贊了一條廣告,但幾分鐘后就會遺忘。而實體體驗卻能長久留存:

高級包裝的重量感

燙金文字的凹凸觸感

啞光涂層的絲滑質地

營銷分析公司Embryo研究顯示:71%消費者因情感連接而推薦品牌。觸覺設計能激活我們數字體驗中缺失的情感記憶。

"當今消費者渴望真實感,可觸摸的物品天生具備可信度。"

2. 實體構建信任

在充斥著虛假信息的數字洪流中,消費者對屏幕內容越來越警惕。印刷品和精致包裝:

提供脫離屏幕的感官休息

通過物理存在傳遞真實感

實現品牌承諾的具象化驗證

3. 增強記憶留存

科學研究表明:實體體驗能觸發深層記憶關聯。試想:

你記得最近看的Instagram廣告嗎?

但一定記得收到過的手寫感謝卡或特別包裝

這種記憶優勢源于觸覺刺激能激活大腦情感處理中樞,而情感連接正是品牌記憶的關鍵。

4. 促進復購與口碑

精心設計的觸覺體驗能:

通過感官提示強化品牌認知

創造值得分享的"開箱時刻"

將普通買家轉化為品牌大使

在全球包裝市場預計2030年達1.43萬億美元的背景下,觸覺設計已成為品牌差異化的秘密武器。

走向"虛實融合"的未來

消費者正在數字噪音中渴求真實。通過整合實體觸點,品牌可以:

建立深層情感連接

在過度飽和的市場中脫穎而出

將實體體驗轉化為數字傳播(如開箱視頻)

反之亦然

對于設計師,這意味著新的機遇。最成功的品牌將是那些能巧妙平衡:

數字創新與實體真實感

屏幕交互與觸覺驚喜

線上傳播與線下體驗

你的下一個設計將如何融合數字與實體?如何創造令人"感同身受"的多感官體驗?記住:最好的品牌體驗,應該能被真實地"感受"——包括字面意義上的觸摸。

精選文章:

弧形家具潮流:17件柔化現代銳利線條的家具

掌握內容優先的設計藝術

密斯·凡·德·羅的建筑:現代主義的浮夸與比例的完美

宜家這則概念廣告證明:AI廣告不必令人尷尬

再生建筑的生命周期:歌德館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