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AI能理解的設計語言,將你的美學直覺轉化為清晰有力的指令。

在這個AI生成視覺內容的時代,你可能已經嘗試過創作一些驚艷的作品。我也曾如此。但當我輸入自認為完美的指令時,結果卻與我的想象相去甚遠。

問題不在于AI,而在于缺乏共通的視覺詞匯。

作為設計師,我們常談論色彩、布局或字體,并用“干凈”、“夢幻”、“粗獷”等模糊的詞匯描述風格,但AI無法理解這種模糊性。它需要的是清晰,它理解的是風格名稱。

為什么設計風格語言如此重要(尤其在AI時代)

設計風格不僅僅是美學分類,它們是由文化、歷史、材料、情緒和形式共同塑造的完整生態系統。掌握這些風格,你將獲得:

更敏銳的視覺趨勢洞察力

指導AI輸出的強大工具

與團隊精準溝通的能力

無論你是使用生成式AI、構思UI方向,還是進行品牌煥新,風格語言的熟練運用都能提升你的創意對話水平。

每位設計師都會遇到的難題

最近,我陷入了一種奇怪的困境——并非缺乏靈感,而是AI似乎無法理解我的意圖。于是,我開始學習設計風格,并整理出一份視覺設計詞匯表。這份參考指南幫助我寫出更好的指令、更快地創作,并與客戶、設計師更清晰地溝通。

這份清單的整理參考了YouTube視頻、AI對話以及Pinterest上的靈感。

每種設計風格包含以下內容:

1簡短描述:解釋其起源與意圖

2核心元素:如色彩搭配、字體、布局

3傳遞的情緒及適用場景

本指南旨在為你提供有意識地構建視覺作品的工具。

設計師必知的設計風格

1. 新古典主義

新古典主義設計根植于古典時代的宏偉,復興了希臘羅馬的秩序、對稱與精致優雅。常用于建筑與室內設計,如今也出現在UI和品牌設計中,傳遞傳統與權威感。

核心元素:襯線字體、立柱、月桂花環、大理石紋理、金色點綴、對稱、柔和色調。

情緒與場景:正式、永恒、高貴。適合奢侈品品牌、博物館、傳統產品或學術出版物。

2. 巴洛克

巴洛克設計奢華、情感豐富且充滿戲劇性,源于17世紀的歐洲,強調裝飾、宏偉和動態感。在數字設計中,它體現為高度裝飾的界面或令人驚嘆的視覺效果。

核心元素:繁復裝飾、深色陰影、金箔、宗教或神話主題、華麗織物、高對比度。

情緒與場景:皇家氣派、華麗、慶典感。適合活動邀請函、高端包裝或奢華平面設計。

3. 極光風格

極光風格以北極為靈感,采用流動的虹彩漸變和夢幻抽象效果,兼具未來感與柔和特質。常用于數字設計或宇宙主題品牌視覺,傳遞奇妙與流動感。

核心元素:虹彩漸變、模糊效果、柔和光暈、半透明疊加、有機波形。

情緒與場景:夢幻、未來感、冥想。適合健康類應用、科技產品發布或靈性主題。

4. 空靈風格

空靈風格捕捉輕盈與超脫感,如薄霧或光線般飄渺。它強調開放、透氣與微妙的美感,常用柔和的 pastel 色調和淡雅紋理。

核心元素:淺 pastel 色調、薄紗疊加、極簡襯線字體、低對比度、羽化陰影。

情緒與場景:寧靜、神秘、浪漫。適合靈性品牌、高端時尚或冥想類界面。

5. 金銀絲細工

金銀絲細工是一種裝飾藝術風格,以精細的金銀線條為特色。在設計領域,它體現為細膩的線紋、蕾絲裝飾和復古圖案,增添古典奢華感。

核心元素:精致線條圖案、金屬質感、曲線、蕾絲紋理、字母組合字體。

情緒與場景:奢華、復古、儀式感。適合傳統品牌、雜志排版或高端包裝。

6. 茛苕葉風格

茛苕葉風格源于古典建筑裝飾,以茛苕植物葉為靈感,象征堅韌與優雅。設計中常用于增添自然與高貴的裝飾細節。

核心元素:葉片圖案、流暢曲線、對稱藤蔓、石材紋理、自然綠與金色。

情緒與場景:高貴、自然、古典。適合婚禮邀請函、藝術博物館品牌或高端產品設計。

7. 擬人化風格

擬人化設計賦予非人類對象以人類特征,如表情或肢體,增添趣味性與親和力。常用于吉祥物、插畫或故事化界面。

核心元素:生動眼睛、物體上的肢體、角色化圖標、圓潤友好形狀。

情緒與場景:有趣、古怪、親切。適合兒童產品、游戲化UI或親民品牌。

8. 像素藝術

像素藝術是一種復古風格,致敬早期計算機與電子游戲的圖像。通過可見像素點構建畫面,傳遞對數字時代的懷舊與熱愛。

核心元素:網格化視覺、低分辨率圖標、有限配色、8/16位風格。

情緒與場景:懷舊、極客、趣味。適合獨立游戲、復古主題活動或創意作品集。

9. 概念草圖

概念草圖模仿手繪草稿的粗糙感,強調創意過程而非成品。常用于藝術品牌或設計構思,傳遞原始創意感。

核心元素:鉛筆/墨水線條、交叉排線、灰度色調、注釋、草圖紋理。

情緒與場景:實驗性、非正式、創意驅動。適合作品集、設計日志或頭腦風暴工具。

10. 奢華字體

奢華字體通過考究的字形傳遞優雅與高級感。常搭配極簡布局與定制襯線字體,讓字體本身成為品牌核心。

核心元素:襯線字體、高字間距、金箔效果、單色調、定制連字。

情緒與場景:優雅、高端、永恒。適合奢侈時尚、美妝品牌或高端雜志設計。

11. 日式北歐風

日式北歐風融合了日式極簡與斯堪的納維亞功能性,強調簡潔、工藝與自然寧靜。在UI中體現為中性色調與柔和曲線的界面。

核心元素:淺色木材、米灰配色、干凈無襯線字體、極簡圖標、天然材料。

情緒與場景:平和、寧靜、禪意。適合生活方式品牌、家居裝飾或冥想健康應用。

12. 孟菲斯風格

孟菲斯風格大膽、張揚且充滿樂趣,誕生于1980年代。它打破規則,采用幾何圖形、高對比色彩與抽象圖案,傳遞叛逆與活力。

核心元素:波浪線、明亮原色、網格、撞色、塊狀圖形、卡通元素。

情緒與場景:年輕、古怪、反傳統。適合創意品牌、活動海報或復古時尚。

如何將這份清單用于AI創作

1精準指令:在AI指令中直接加入風格名稱,如“空靈風UI設計”或“新粗野主義網頁布局”,AI會快速鎖定美學方向。

2風格混搭:了解風格DNA后,可嘗試組合,如“蒸汽波×哥特風”或“奢華字體×極光風格”。

3快速靈感板:為客戶展示方案時,生成同一主題的3-4種風格,視覺清晰度=決策清晰度。

4高效團隊溝通:對設計師或開發人員說“設計成新藝術運動混合卡哇伊風”,比描述模糊感覺更高效。

結語

如今的設計師不僅是創作者,更是指令架構師、視覺翻譯官和風格指揮家。在創意豐富但執行依賴AI的時代,你的力量在于如何清晰地運用設計語言。

掌握豐富的視覺詞匯不僅能提升指令效果,還能讓你超越潮流,有意識地應用風格。

下次在創作或提案時,不妨試試指定風格。AI會聽懂,客戶會理解,而你的作品自會證明一切。

精選文章:

從“只有河南”到“烏鎮戲劇節”,終于,劇場不再關起門來演戲了

權力套裝、過膝長靴、危險魅力:2025秋冬趨勢報告

包容性圖書館——公共空間如何真正歡迎所有人

藝術如何幫助我們引領新技術革命時代?

如何為國際受眾設計:跨越文化鴻溝的實戰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