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這位將現代主義帶入主流、并創造了20世紀一些最具辨識度的建筑與物品的丹麥設計師,您需要了解的一切

很少有設計師能像阿恩·雅各布森(Arne Jacobsen)(1902–71)那樣,如此深刻地塑造了天際線與家居景觀。這位丹麥建筑師和設計師不僅因哥本哈根SAS皇家酒店等現代主義地標而被銘記,其設計的家具、燈具和物品——從椅子到餐具——也已融入日常生活。在問世半個多世紀后,雅各布森的設計仍在定義現代生活的語言——在其時代低調而激進,至今仍不過時。
他的設計哲學以“整體設計”(total design)概念為核心,即建筑、家具和室內元素的和諧統一,并受到功能主義與簡約主義的指導,確保了其可及性與持久性。他相信形式追隨功能,并認為好的設計對優質生活至關重要,強調比例與材料的無縫結合,以創造統一的、以人為本的環境。如今,隨著Prestel出版社推出探索其作品的新專著,我們回顧雅各布森的職業生涯及其塑造它的事件。
介于建筑與設計之間:阿恩·雅各布森是誰?

(圖片來源: Anker Tiedeman)
雅各布森的早年生活與教育
雅各布森1902年出生于哥本哈根一個中產階級猶太家庭,最初夢想成為一名畫家。他的父親是一名批發商,說服他追求更穩定的建筑道路。在做過一段時間石匠學徒后,他于1924年進入丹麥皇家美術學院學習,并在那里制作了他的第一批家具。他的教授包括被譽為丹麥現代主義之父的凱爾·克林特(Kaare Klint),以及丹麥功能主義建筑領軍人物之一凱·菲斯克(Kay Fisker),他們向雅各布森灌輸了嚴謹的比例和材料處理方法。

奧胡斯市政廳擁有全系列的桌椅、固定柜臺、木質墻板、標識、時鐘、照明等,所有這些均由雅各布森、莫勒和韋格納合作設計
(圖片來源: Dorte Krogh)
1925年,年僅23歲的雅各布森與菲斯克合作設計了巴黎世界博覽會的丹麥館,并憑借一款名為“巴黎椅”(Paris Chair)的藤編設計獲得銀獎——這是他雕塑造型天賦的早期例證。

阿恩·雅各布森設計的巴黎椅
(圖片來源: Stejernegaard Fotografi)
家庭與游歷
兩年后,雅各布森與瑪麗·耶爾斯特魯普·霍爾姆(Marie Jelstrup Holm)結婚,并育有兩子約翰(Johan)和尼爾斯(Niels)。他于1929年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并開始探索整體設計的理念。與瑪麗遍游歐洲被證明是豐富的靈感來源:所到之處,雅各布森都會畫水彩畫和進行實驗性攝影,捕捉周圍的自然與建筑。這些研究在其整個職業生涯中持續為他的實踐提供信息。

奧胡斯市政廳的婚禮廳,內設灰色涂裝的椅子和沙發系列。背景是阿爾伯特·瑙爾(Albert Naur)直接繪于墻上的野花原始墻飾,這也激發了雅各布森的紡織品設計靈感
(圖片來源: Dorte Krogh)
市政委托與“整體設計”
20世紀40年代初,雅各布森完成了兩個重要的公共建筑:與埃里克·莫勒(Erik M?ller)合作設計的奧胡斯市政廳,以及與弗萊明·拉森(Flemming Lassen)合作的瑟勒羅德市政廳。在這兩個項目中,建筑師都承擔了室內設計與建筑本身的責任——從家具、照明到衛浴配件、門把手和標識系統,事無巨細。這種整體化的方法鞏固了雅各布森作為完整環境設計者的聲譽。
正是在瑟勒羅德的委托項目中,雅各布森遇到了他的第二任妻子喬娜·莫勒(Jonna M?ller),她是一位為該項目的紡織品印花師。他們于1943年結婚,并發展出一種創造性的合作伙伴關系,喬娜幫助將雅各布森的植物學研究和水彩畫轉化為紡織品圖案。

阿恩和喬娜的紡織品從深具象的圖案演變為更抽象的風格。紡織品“水”(Water)的靈感源自俯瞰波浪的視角。為Textil Lassen公司生產
(圖片來源: Arne Jacobsen Design IS)
植物學家雅各布森
同年,作為猶太裔丹麥人,雅各布森被迫逃離被納粹占領的丹麥。他和喬娜在瑞典流亡直至1945年,期間他們的創造性合作得以深化。雅各布森繼續繪制植物學研究畫作,其中許多被喬娜改編成紡織品,并由瑞典百貨公司Nordiska Kompaniet投入生產。
1945年返回丹麥后,夫婦二人最終定居于克拉姆彭堡(Klampenborg)的Strandvejen 413號(1951年),這是雅各布森為家人設計的住宅兼工作室,附帶一個擁有300多種植物的植物園。他對植物學的畢生熱情激發他創造了建筑與自然共生的建筑,例如蒙克加德學校(1957年),每間教室都通向自己的花園;以及牛津大學圣凱瑟琳學院(1964年),他親自挑選了許多樹木和植物來襯托現代主義建筑。

由喬治·杰生(Georg Jensen)生產的AJ餐具,旨在提供一種負擔得起且功能性的傳統銀質餐具替代品
(圖片來源: Arne Jacobsen)
阿恩·雅各布森的遺產
雅各布森的影響力遠遠超出了他的有生之年。他的建筑和家具作為現代設計的里程碑,持續被再版、研究和慶祝。阿恩·雅各布森基金會保存著他的檔案,并支持對其作品的研究,確保他的整體設計哲學對新世代保持可見。半個多世紀過去,雅各布森的創作依然塑造著我們的生活方式——證明了清晰、簡約以及對人類體驗的尊重永遠不會過時。
SAS皇家酒店

SAS皇家酒店的606號房間已修復成雅各布森原始設計的樣子
(圖片來源: Norm Architects)
雅各布森的國際突破來自哥本哈根的SAS皇家酒店(1958–60年),這是世界上第一家設計酒店。受北歐航空公司(Scandinavian Airlines)委托,旨在象征戰后的現代性與國際旅行,它被構想為一個“gesamtkunstwerk”——即“整體藝術品”。雅各布森不僅設計了建筑,還設計了室內、家具和配件——從著名的蛋椅(Egg)和天鵝椅(Swan)到餐具、門把手甚至煙灰缸。雖然他的大部分室內設計方案后來被移除,但606號房間得以完整保留,成為了窺見其整體愿景的罕見窗口,體現了他對完整、 cohesive 環境的信念。

1960年拍攝的SAS皇家酒店
(圖片來源: Photography by Aage Strüwing. ? I?rgen Strüwing)
阿恩·雅各布森的其他作品

勒茲奧雷市政廳(1952–56年)是雅各布森最早的主要公共委托項目之一。在此,他將他的現代主義詞匯精煉應用于市政環境
(圖片來源: Dorte Krogh)
除了SAS皇家酒店,雅各布森還在教育、住宅和市政建筑上留下了他的印記。早期的住宅項目,如受包豪斯啟發的哥本哈根北部貝拉維斯塔住宅區(1934年),展示了他對簡潔線條、光線和海景的擁抱,將功能主義帶入日常生活。哥本哈根克拉姆彭堡郊區的瑟霍爾姆住宅開發項目(1951–55年)進一步展示了他設計人性化、充滿光線的住宅的技能。在勒茲奧雷市政廳(1952–56年),他最早的主要公共委托項目之一,他將現代主義詞匯精煉應用于市政環境,專注于體現工業化制造特征的細節。

在牛津大學圣凱瑟琳學院(1964年),雅各布森融合了傳統與現代理想
(圖片來源: Yukio Yoshimura)
在哥本哈根的蒙克加德學校(1957年),他平衡了建筑與景觀,將庭院和花園編織進學習環境中。在牛津大學圣凱瑟琳學院(1964年),他的第一個海外重大項目,他創建了一個現代主義校園,其中建筑、家具、紡織品和種植形成了一個無縫的整體。最后,哥本哈根的丹麥國家銀行(1961–71年)在宏大的市政尺度上展現了同樣的嚴謹,具有精致的比例和一絲不茍的細節。他的方法始終模糊了建筑、室內與自然之間的界限。
7款值得了解(并擁有)的阿恩·雅各布森設計

Fritz Hansen
螞蟻椅 (Ant chair)
雅各布森在模壓膠合板方面的首次重大成功,螞蟻椅設計于1952年,是為戰后空間更有限的新住宅設計的輕質可堆疊椅。

Fritz Hansen
7號椅 (Series 7 chair)
由9層壓力模壓單板制成,具有強度、柔韌性和耐用性,7號椅是有史以來最暢銷的丹麥椅子。由Fritz Hansen生產,其彎曲膠合板外殼至今仍是全球家庭、學校和咖啡館的主力產品。

Fritz Hansen
天鵝椅 (Swan chair)
1958年為SAS皇家酒店大堂設計,天鵝椅的雕塑曲線是對傳統軟墊家具的大膽突破。

Fritz Hansen
蛋椅 (Egg chair)
與天鵝椅同時于1958年創造,其包裹形式在繁忙的公共空間中提供了私密性。

Georg Jensen
AJ餐具 (AJ cutlery)
最初于1957年為SAS皇家酒店設計,并由Georg Jensen生產,這款不銹鋼套裝至今仍在生產,體現了雅各布森在最細微處的簡約精準。

Louis Poulsen
AJ燈具 (AJ lamp)
1960年為SAS皇家酒店設計的一系列落地燈、臺燈和壁燈,至今仍由Louis Poulsen生產,以其有角度的燈罩和簡潔線條為特色。

Bor?stapeter
Bladranker 墻紙 (Bladranker wallpaper)
雅各布森的植物學研究在瑞典流亡期間及后來在Strandvejen的家中得以發展,并被轉化為充滿活力的紡織品和墻紙圖案,例如這款與Bor?stapeter合作生產的墻紙。
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