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迫在眉睫的截止日期和創(chuàng)意枯竭,你該如何繼續(xù)前進,交出最佳作品?

在創(chuàng)意領域,客戶期望得到一流的思考和設計,并且期望每個項目都是如此。但想要時刻都能迸發(fā)創(chuàng)意想法并非易事。從壓力到分心,再到倦怠,創(chuàng)意的火花有時需要重新點燃。尋找靈感沒有單一的方法,上周有效的方法這周可能就不管用了。但找到解決方案很重要,因為客戶依賴于此,業(yè)務也依賴于此。

下面,《快公司》執(zhí)行委員會的成員分享了他們的觀點,探討創(chuàng)意人士如何花點時間(或更多時間)轉換心態(tài),重新找回創(chuàng)新精神。

1. 創(chuàng)意模式切換

對我來說,靈感可以來自內部(內在)和他人(外在)。當感到思路阻塞時,我通過"創(chuàng)意模式切換"來獲取內在靈感。如果我在設計上卡住了,我可能會去寫作;如果寫作不順暢,我就去彈鋼琴。切換創(chuàng)意渠道能讓我擺脫束縛,新鮮的視角常常能激發(fā)我所需的突破。—— Ken Olewiler, Punchcut

2. 思考真實的客戶

當我遇到瓶頸時,我會回到買家身上。不是用戶畫像,而是一個在做高風險決策的真實的人。以人為本的設計始于共情:他們需要什么、感受如何、擔心什么?目標不是增加更多功能,而是消除障礙。成功來自于平衡人工智能、數字化和人性化接觸,在買家最需要清晰明了而非復雜性的關鍵時刻實現轉化。—— Gregg Johnson, Invoca

3. 動力、靈感、行動

對我來說,動力加靈感等于行動。當創(chuàng)意停滯時,我用音樂和開放的心態(tài)來重置自己。我從其他領域尋找新思路,并依靠我的團隊。協(xié)作能激發(fā)新的方向。壓力下的創(chuàng)造力不是更努力地埋頭苦干,而是用新的燃料滋養(yǎng)火花,讓想法流動起來。—— Gabriel Bridger, Rightpoint

4. 改變環(huán)境

我會改變環(huán)境。我可能去散散步或做做運動。我可能帶著筆記本電腦去餐廳或其他公共場所,在那里工作。如果我最初的環(huán)境很安靜,我就會去一個有噪音的地方,反之亦然。—— David Faye, Faye Digital

5. 做一些不相關的事

我會尋找干擾,沉浸于一些不相關的活動中,比如帶狗去跑步、去健身房、清理車庫,或者看一些奇怪的紀錄片。這些精神休息常常給我?guī)硪庀氩坏降穆?lián)系、想法和創(chuàng)新。—— Shawn Galloway, ProAct Safety, Inc.

6. 求助你的團隊

當截止日期臨近而我遇到瓶頸時,我總是求助于我的團隊。快速頭腦風暴,哪怕是五分鐘交流不成熟的想法,往往也能帶來突破。看到別人如何解讀問題,能徹底改變我的視角。創(chuàng)作不是孤軍奮戰(zhàn)而是協(xié)作的理念,總能幫助我擺脫令人不快的創(chuàng)意障礙。—— Volen Vulkov, Enhancv

7. 散散步

當我卡殼時,我會去散步。我很早就知道,靈感很少在拴在辦公桌前時迸發(fā)。運動能清醒頭腦、促進循環(huán),為新鮮想法打開空間。我的一些最佳解決方案就是在散步途中產生的,步行的節(jié)奏幫助我以新的眼光看待問題。—— Nicholas Wyman, IWSI America

8. 尋求外部靈感

限制條件能幫助我在截止日期臨近時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考。時間、調色板和工具是我常用的一些限制。我常常結合或利用音樂、戲劇和自然攝影來構建一個新問題,揭示那些更嚴格的設計思維方法所遺漏的想法。—— Gianluca Ferruggia, DesignRush

9. 尋求新視角

當我遇到創(chuàng)意瓶頸時,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與我們的設計和營銷團隊溝通。總有人能提出不同的看法或我未曾考慮過的新穎解讀。即使是快速的來回交流也能解鎖一些有用的東西。這與其說是尋求個人靈感,不如說是從團隊中汲取正確的想法。—— Travis Schreiber,?erase.com

10. 著眼長遠——并回顧過去

我會關注長期的品牌目標,而不是眼下的任務。退后一步有助于我將工作與更大的圖景重新聯(lián)系起來,并為想法開辟新的途徑。我也會查閱過去的項目檔案或永恒的設計參考資料——不是為了抄襲,而是為了激發(fā)視角。這種從壓力到目標的轉變能清除障礙,讓創(chuàng)造力持續(xù)前進。—— Goran Paun, ArtVersion

11. 轉向現實世界

當面臨創(chuàng)意瓶頸時,我會離開屏幕,從自然、旅行和現實世界的體驗中汲取靈感。轉換視角能激發(fā)新想法,幫助我更清晰地回歸工作。當創(chuàng)造力由真實時刻而非壓力驅動時,更容易趕上截止日期。—— Boris Dzhingarov, ESBO ltd

12. 尋找跨行業(yè)見解

我會深入客戶的空間,觀察真實的客戶行為。我也通過旅行、體驗不同文化、購物、藝術和流行音樂來尋找靈感。我從意想不到的地方汲取想法——酒店如何營造氛圍、機場如何引導人流、音樂節(jié)如何管理人群能量。跨行業(yè)的見解常常能解鎖我們應對體驗挑戰(zhàn)所需的創(chuàng)意解決方案。—— Jaime Bettencourt, Mood Media

13. 觀察人群

當我遇到創(chuàng)意瓶頸時,我會去散步觀察人群。他們的穿著、互動方式、什么引發(fā)了微笑或沮喪——這都充滿了無盡的啟發(fā)。觀察人群提醒我,設計關乎人類行為,而這種視角幾乎總能解鎖新想法。—— Barry Lowenthal, Inuvo, Inc

14. 設計激發(fā)靈感的條件

設計領導者不是追逐靈感,而是創(chuàng)造讓靈感出現的條件,這通過視角轉換、用戶共情和協(xié)作能量來實現。—— Britton Bloch, Navy Federal Credit Union

15. 重新連接初衷

我會重新連接工作背后的目的。我們不僅僅是在建造建筑,我們是在創(chuàng)造能夠強化社區(qū)的空間。我也依靠我的團隊,他們共同的價值觀和協(xié)作常常激發(fā)新想法,讓我們將新技術視為增強人類創(chuàng)造力和愿景的工具,而非替代品,從而幫助我們前進并交付有意義的工作。—— Larry Brinker Jr., BRINKER

16. 改變你的視角

當我卡住時,我會離開電腦,看看周圍的世界。到外面散步、聽音樂或欣賞藝術都能激發(fā)新想法。我也會和我的團隊交流,勾勒簡單的形狀。改變視角幫助我在截止日期前找到新思路。—— Chris Dyer, Leadership Speaker

17. 了解你成功的根本原因

性格類型很重要!作為一個內向的人,清除外部噪音能讓我進入最具創(chuàng)造力的空間。我的創(chuàng)意團隊更外向,他們最好的作品往往來自于充滿互動和參與練習的協(xié)作會議。了解你"成功的根本原因"在需要突破時能起到關鍵作用!—— George Pesansky,?MyBlendedLearning.com

18. 重溫設計原則

當在壓力下遇到創(chuàng)意瓶頸時,我會退后一步,向外看——從客戶反饋、日常體驗,甚至是不相關的行業(yè)中汲取靈感。我會重溫設計原則、瀏覽案例研究,或與同行合作以激發(fā)新視角。轉移焦點,即使是短暫的,也常常能解鎖新想法,幫助我?guī)е逦悸泛蛣恿貧w工作。—— Maria Alonso, Fortune 206

19. 看向屏幕之外

當面臨創(chuàng)意瓶頸時,我會將目光投向屏幕之外——觀察自然、建筑或日常互動,以尋找新的模式和想法。我也會重新查看用戶反饋,因為真實的需求常常能激發(fā)解決方案。短暫離開以重置狀態(tài),然后與同事合作,有助于在緊迫的期限內重新構建挑戰(zhàn)并激發(fā)靈感。—— Stephen Nalley, Black Briar Advisors

20. 開車兜風

進行一次高效暫停,自己開車出去兜兜風,讓你的大腦自然漫游。沒有令人分心的電子郵件、短信或社交媒體來妨礙你的天生能力。你的大腦通常想要自己去那里,我們只是用屏幕擋住了它,阻止它完全發(fā)展出那些概念。—— Chaun Powell, Elevate by Principal

21. 從意想不到的地方尋找靈感

當在壓力下遇到創(chuàng)意瓶頸時,我會離開屏幕,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尋找靈感——時裝檔案、建筑,甚至是和兒子快速散步一會兒。這種重置能讓我頭腦清醒。然后我回到我的框架,這些框架給了我結構,幫助我將新想法轉化為清晰的作品。—— Kristin Marquet, Marquet Media, LLC

精選文章:

海報設計的力量:無處不在的藝術

現代主義建筑師路易·康:神話背后的真實人生

Z世代設計語言:年輕設計師們正在做出哪些不同的設計?

生成式人工智能圖像提示詞指南

PANTONE攜手微軟推出AI“調色板生成器”,將色彩設計融入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