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論如何設計女性友好空間,或者更合適的提法,性別友好空間,在當下的社會語境下,已經是一件不僅有需要、而且有必要的事情了。

在討論這個選題時,我們收到一個很好的提問:為什么要把性別友好空間單獨拎出來說?難道不應當所有空間都性別友好嗎?

空間的性別友好,不意味著空間的特殊化。而是如同我們談論母嬰室的設計是否合理、AED的普及率如何提升、無障礙出行如何更人性化,都是關乎社會的不同人群、弱勢人群的權益爭取。

成都,一座公認的對女性及性少數群體更為包容的城市,尤其適合尋找如此樣本。

今天給各位分享的四個位于成都的性別友好空間,從不同層面、以不同方式,都為能創造一個傳達性別友好訊息的空間而作出了努力。有機會的話,很推薦大家去體驗體驗。

空間動圖

muchroom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日19:00-02:00

地址:芳華街26號附2號、附3號

在性別友好空間這個話題下,酒吧muchroom無疑是最切題的。經多性別多性向人群驗證,muchroom這種友好氣質,是人路過打眼一看,就能心知肚明的。

當然,muchroom也從沒有隱瞞過這點,而且是成都少見的明確介紹自己為性別友好空間的地方。

muchroom muchroom / 圖片@muchroom

這家雞尾酒吧坐落于芳華街,于2021年7月開業,主理人田左一和飛白分別來自湖南和廣東,因為一個想做線下性別友好公共空間的想法,選擇了成都。

在muchroom的簡介里,ta們這樣描述自己:“muchroom的存在是為了讓一群人有個地方一起玩耍,不管在誰的家里,不是上哪兒討的場地,不必擔心引人側目,不是線上,是一個公共的,屬于我們自己的、安全的、物理的,地方。”

muchroom muchroom / 圖片@muchroom

怎么通過空間設計本身,去傳遞性別友好的訊號,左一和飛白是兩個純粹的門外漢,ta們拋給室內設計師廖嘉喻很多關鍵詞:家,平凡的,可愛的實用主義,可以穿夾腳拖來喝酒,秘密基地。但落實到裝修風格上,ta們找不到一個諸如ins風、北歐風、復古風這樣的標簽可供參考。

不過可以明確的一點是,muchroom不能是一個傳統的酒吧,或者說,充滿男性氣質的酒吧。

飛白提到自己曾在兩家酒吧打過工的經歷,封閉的環境,昏暗的燈光,黑色的皮革,精巧到鋒利的鐵藝,這些一般意義上培育酒吧高端精致氣質的元素,實際上給她的感覺都是很壓抑窒息的。

這讓muchroom的室內設計師廖嘉喻超頭痛。這是她第一次遇到這樣的要求:做一個很不酒吧的酒吧。在左一和飛白甚至提出“垃圾風”來闡釋自己想要的輕松感時,廖嘉喻崩潰,“那你們干脆用彩鋼板啦”,于是就有了muchroom現在的門頭。

門頭 muchroom的彩鋼板門頭 / 圖片@muchroom

60平米的空間,硬裝做得并不復雜,就是白墻加吸音吊頂,最特別的是一扇可以完全向左右推開、折疊的玻璃門。

相較于傳統酒吧的幽暗封閉,左一希望這個空間能是盡量敞開的,這扇門也就總是開著,從室內直接就通到戶外的大露臺。而這片可坐可臥可盤腿的露臺,現在是muchroom最受歡迎的座位。

戶外 戶外 戶外 muchroom的戶外熱熱鬧鬧 / 圖片@muchroom的好朋友小左

軟裝方面,為了定制不以男性身高為默認的桌椅,160cm出頭的左一和飛白出門考察都隨身帶著卷尺,在別人店里坐到合適的位置就蹲下來量尺寸,忘帶卷尺,就用煙盒擺著量。

muchroom有一個特別大的廁所,而且只有馬桶,旁邊擺放有可自取的棉條,墻上貼著標語“為了公共衛生請坐下尿尿,站著尿不會讓你更有男子氣概,只會讓別人難受”。和外面一樣,廁所的燈光也是可以隨心變換的,廖嘉喻稱其為成都唯一七彩廁所。

廁所標語 muchroom的廁所標語?/ 圖片@muchroom

muchroom的酒單也給足了信號:??(原名:大聲贊美月經)、有點田園、chosen family、xxx和她的朋友們。不言自明。

muchroom的特調,從左至右分別是女巫收容所、xxx和她的朋友們、有點田園、?? / 圖片@muchroom

總結下來,muchroom空間設計的出發點就是一句話,“就像你這個人是什么樣子的,就會去選擇穿什么樣的衣服。”有呼吸感的環境,充滿變化的浪漫光線,舒適的坐高,伸手就能拿到的經期用品,一切都在細節處。

開業不到一年,muchroom里已經遍布了顧客們的痕跡。店里所有的書都是大家留下給后來者傳閱的,隔壁菜鳥驛站送給ta們一個藍色塑料筐,到冬天就變成大衣收納箱,有小女孩會特地來囑咐左一,某本書里夾著她給別人的紙條,千萬別讓人翻沒了。

“大家有這樣的行為的時候,一定程度上也說明它是非常安全的、公共的。其實空間本身還是中立的,還是要通過來這里的人,ta們在這里發生了什么、做了什么活動,然后才能把它變成一個性別友好空間。”

11km daily

營業時間:停業(因主理人個人身體原因,目前正在轉讓中)

地址:芳華街25號附9號

距離muchroom幾個大跨步的距離,就是小型展覽空間&文身工作室11km daily,一幢早已紅遍小紅書的白色小屋。

如今芳華街的沿街鋪面已經開滿了各式各樣的特色小店,但11km daily在居民樓和一系列咖啡館、餐館的包圍下,依舊白得扎眼。精致小巧的斜屋頂,除了白就只有招牌的檸檬黃和藍色,嵌進灰撲撲的街道里,很難不讓人注意。

11km daily / 圖片@11km daily

主理人kk為了維持這個白,開業之前就已經做好了每年重刷一遍墻的心理準備。

之所以這么堅持,kk的原因有三。其一,這個位置的采光值不好,白色能帶來明亮的感覺。其二,白色多變,可以添加上其他的色彩、燈光去點綴它。其三,干凈,作為女性文身師,kk的客人們主要是女生,刻板印象里的文身店對女性來說,有點太臟亂、太沒安全感了。

11km daily的文身工作室 / 圖片@11km daily

相較于muchroom的盡可能開放,11km daily的設計更私密,私密到人們路過也未必知道這里是做什么的。

店鋪的入口很窄,門頭2/3的空間都留給了一個特殊的裝置:三列四排共十二個可以絲滑轉動的三棱柱展示箱,可以貼活動海報。從小門進入,進入11km daily的客廳,就是一個相當迷你的展覽空間。

11km daily門口的裝置 / 圖片@11km daily

另一個入口隱藏在栽著桂花樹的小院里,是一面落地窗,踩著階梯進去,就是kk的文身工作區,墻面白凈,規規整整貼著一些海報和照片,沒有四處懸掛著用精致重工畫框裱起的文身手稿,沒有到處擺放的文身椅。

11km daily / 圖片@11km daily

在做文身師的同時,kk一直在嘗試圍繞女性議題創作。11km daily這個小展廳里的第一個展「the girl is magic art」,就是展出她創作的首個藝術周邊,「燃燒女子 藝術蠟燭」。

女性柔美的曲線,伴隨蠟燭被點燃,變換為如小溪般的蠟液,流淌過小腹、兩腿之間,緩緩消融,在膝邊匯聚成一灘凝固的流水。“你會看到流動的線條,感受到涌動的力量,不同的觀感組成一幅幅關于女孩形象的定格。”

kk設計的燃燒女子 藝術蠟燭 / 圖片@11km daily

空間和產品變成暗號一樣的存在,“懂的人就懂了”。沒怎么大肆宣傳的11km daily開始滾雪球般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女性顧客,看展,與kk交流,在桂花樹下聊天,這座白色小屋既變成打卡拍照的熱門背景板,又成為一些女孩交換故事的秘密基地。

11kmdaily的口袋花園 / 圖片@11km daily

cue

營業時間:周三至周日22:00-Late

地址:武侯區科華街2號附8號2樓

科華北的俱樂部cue有一個無性別廁所,這幾乎成為了一個特色。

一字排開的隔間上沒有任何關于性別的標識,兩個立式小便池的坑位擁有一個獨立的小房間,沒有門,隔斷用的是一道珠簾。

cue的無性別廁所 / 圖片@cue

cue的主理人之一曬豆解釋,這樣設計有現實的考慮,俱樂部人流量大,分男女廁的話上廁所容易打擠,而且對cue來說,這樣以性別為界的局限和區分,與俱樂部想傳遞的感覺也太格格不入了,cue需要這個空間的每處都能讓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更近。

不同于常規俱樂部,cue跳舞的地方和喝酒的地方是完全分開的。這是cue團隊一個理想化的構想,跳舞的跳舞,喝酒的喝酒,不要讓酒局社交模糊掉了俱樂部的重心——享受音樂。這樣的空間布局帶來一個額外收獲。

cue的“客廳” / 圖片@cue

由于大家進入cue后會先進入一個lounge區域,環形擺放的卡座沙發塑造出一個足夠大的開放客廳,體感上是為舞客提供了一個緩沖,新客不至于無所適從。

而且劃分清休息區域,女孩們跳累了,樂意在漂亮的空間里拍拍照片,也不會影響到跳舞的人。cue的休息室和工作室外有兩面儀容鏡,后來也變成大家來cue打卡拍照的熱門點。

在cue打卡拍照的熱門儀容鏡 / 圖片@cue

考慮到上述的這些硬件條件,許多性別友好主題的活動很樂意選擇在cue辦,cue的女性顧客也相對更多。私密性、安全感,當然,以及那個難得的無性別廁所,都是大家覺得cue特別性別友好的理由。

cue傳遞出的這種感受,曬豆承認其中一部分是團隊的主動努力。比如cue的團隊女生成員居多,天然就會在一些細節上更照顧女性顧客。cue的休息室里常備衛生巾和棉條,調酒師炸雞設計的特調酒單上,有不少是酸甜口味的,并全部可以提供無酒精版本。

cue?/ 圖片@cue

但也有一部分,他覺得反而是不刻意為之,才不至于適得其反。空間和服務都會發送訊號,但本質上的性別友好是觀念上的破除藩籬。

“在傳統的酒吧、夜店,只要一個人足夠有錢,甚至可以花錢讓DJ換歌,而地下俱樂部是反抗這種權力關系的,是在追求平等的理想化環境。在這種包容環境中,它的氣質就是無所謂性別的界限的。”

cue的多彩燈光 / 圖片@cue

為了盡量不被打擾,cue直到去年年底都沒有店招牌。現在街道給他們裝上了一個,是整條街唯一一個不會發光的。

三個小黑點兒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日11:30-22:00,周四店休

地址:過街樓街115號1層附2

過街樓街,也就是老成都人口中的“家政一條街”上,一家叫“Three furry beans三個小黑點兒”漢堡餐酒吧的門口明晃晃地插著一面彩虹旗。

Three furry beans 三個小黑點兒 / 圖片@Three furry beans?三個小黑點兒

插旗這事兒,李喜喜沒想太多。之前在法國留學的時候,她就常見到這樣的場景,不論店主是不是性少數人群,店鋪是不是LGBTQ主題,商店門口都會常年插著一面彩虹旗,代表著友好。

三個小黑點兒也是這樣。當初為了節約開店成本,李喜喜專門找了一個硬裝不錯的店鋪,直接繼承了上家咖啡館的工業風裝潢,只在置辦軟裝的時候,由她的女友程老師在墻上漆了一些彩虹元素的畫。

墻上的彩條是程老師畫的 / 圖片@Three furry beans?三個小黑點兒

有心人還是可以在店里發現一些暗號,比如衛生間滿墻的彩虹貼紙,特定月份贈送的彩虹棒棒糖,配餐薯餅是擠眼圖案(注:擠眼是多元女性社區“熱拉”的一個熱門功能),漢堡上的彩虹小旗,以及更多顏色選擇的漢堡面包。

餐點中的暗號 / 圖片@Three furry beans 三個小黑點兒

空間設計能給予這家店的性別友好屬性多大程度的幫助呢?親自在店門口坐上一小時,你會意識到,古牧犬小乖和李喜喜本人的作用更大。

這條街上的所有人似乎都和小乖很熟悉,這條體型龐大、性格溫和的古牧犬每天都敬業地站在長得和它一模一樣的墻邊上迎來送往,接受著周邊居民的撫摸。李喜喜開一瓶啤酒,往門口一坐,就會有剛放學的初中女生、出來遛彎的嬢嬢找她擺好久的龍門陣。

空間本身而言,三個小黑點兒并不特別,不過這才是成都性別友好空間更普遍的情況,或者說,一種理想的狀態。

李喜喜和小乖坐在店門口 / 圖片@Three furry beans 三個小黑點兒

李喜喜提起,三個小黑點兒的常客中,就有一位五十多歲的大叔,在不了解這家店的情況下,因為家住得近而常來喝酒。有一天,大叔突然跟她挑明,說自己早就看出來這里的特別,后來還跟喜喜感慨,如果自己的女兒能找到程老師那樣好的女朋友,他也就認了。

“我們沒有特別表達什么,也沒有特別隱瞞什么。在我的觀念里,性別友好,其實就是比普通性別還要更廣泛的一個概念。所以我希望這個東西它是能真正地融入大眾的,而不是你把它特別地單獨挑出來,去放到一個什么樣比較獨特的位置。”

明星店長古牧犬小乖 / 圖片@Three furry beans三個小黑點兒

-

對muchroom和cue來說,它們改變了常規空間中一些硬件、設施,從而照顧到了女性及其他社會中處于弱勢地位的群體;對11km daily來說,它通過空間的美學設計照顧到了女性的感受;而對三個小黑點兒來說,乃至kiii、逗似咖啡、中介食府、曇花一現等等更多的大家口中很友好的地方,人本身就是塑造這種氛圍的來源。

成都本土性少數活動組織“池糖chilldo”的成員Janae提到,當ta們在尋找性別友好空間的時候,基本有兩條準則,一看空間本身是否有合適的設施,尤其是廁所,二看工作人員的性別意識和空間整體氛圍如何。

在人群適合的情況下,池糖的另一位成員ren認為,空間意義上的隔閡、限制也不再重要。

所謂女性友好空間,或者說,性別友好空間,本質上不是一種類別的劃分,而是一種嘗試改變的痕跡。

有趣同時也是意料之內的是,上述提到的這些性別友好空間與組織,無一例外也會提到或已經踐行寵物友好和殘障友好。這是一條同樣重要且漫長的道路,關于我們的空間如何更具備關懷的能力。

內容轉載自“一筑一事”


精選文章:

“她經濟”崛起,女性必須自由!!

街拍越來越流行,但真正的酷小孩卻越來越少了?

《紅樓夢》里的中國色卡,才是最高級的!

為什么年輕人狂愛古著穿搭風?

用過去占領未來,像素風格視覺野生報告

非特殊說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大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