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營、飛盤、騎行,這個夏天都市年輕人的絕對新寵。

騎行作為綠色出行的一種生活方式,本身就因其低碳的屬性在近些年得到了愈發的重視與喜愛;隨著今年夏天騎行熱在各大城市陡然掀起的風潮,不僅越來越多的運動愛好者加入了騎行的隊伍中,更廣域的大眾群體也被吸引目光,對騎行戴上了一層健康、有趣與精致的濾鏡。

時尚行業抓熱點的品牌如過江之鯽,但真正能在熱點背后給消費者留下印象,給商業發展提供新思考的品牌卻少之又少。今年7月,在商業設計師女裝品牌「H's」與國民自行車品牌「永久」的聯名中,我們似乎找了品牌能穿越發展周期、歷久而彌新背后的內力所在。

兩者聯名的整合營銷事件,產品上推出了一系列都市復古運動風格的服裝與配飾;渠道上進行了全域發力,以品牌陣地為核心聯動明星及KOL進行圈層滲透;線下營銷端則于嘉里中心打造了一間限時的快閃車行,邀請大伙兒前來觀賞,沉浸體驗以騎行為核心的生活美學。

在騎行這一領域,除開以搞專業為目的的小眾圈層之外,大眾第一聯想的「一哥」,非中華老字號——永久莫屬。作為跨越近百年長河的國民品牌,永久就如同一塊沉淀了時間的巧克力,濃郁醇厚,體驗濃烈,自帶經典的永恒與復古的意蘊。

將這樣一臺充滿復古美學的單車,引入與H's融合革新的現代藝術空氣里,潮流與運動的交融,讓這一系列的產品搭配與氛圍都充滿了生機與活力的味道,也為生活在都市的年輕人帶來輕戶外的全新感受。

這對聯名CP中,與永久并肩的H's或許是個稍顯陌生的名字,但若提到它創立于90年代的母公司紅袖,相信定能引起一波「暴露年齡」的受眾共鳴。成立于2009年的商業設計師女裝品牌H's,崇尚來自日常,融入生活的時尚,致力于發掘日常趣味與新鮮,傳遞當代的生活美學。

在近年來新品牌不斷崛起、黑天鵝連續沖擊、消費市場漸趨平緩的大背景下,據悉已經13歲的H's不僅沒有呈現疲態,反而在近3年保持了30%的年均復合增長率。

品牌這一波與永久的聯名,從籌備到終端上新,前后更是用了不到60天。H's不僅第一時間找到了契合的合作伙伴展開行動,也在產品設計及營銷模式上快速反應與創新,達成核心聯名款試銷即售罄的優秀成績。

H's是如何做到的?

抱持著這樣的疑問,我們邀請了H's總經理秦琮開、H's設計總監亞芬,共同展開一場座談,深入聯名事件背后,在更縱深的層面去探究H's對于自身品牌構建的思考與方法。

H's總經理秦琮開(右1)、永久品牌方Ben(右2)和H's設計總監吳亞芬(右3)參加媒體沙龍

01

踩準訴求,快準反應

與永久這一波聯名成功的關鍵,在H's總經理秦琮開看來,可以用八個字概括:「踩準訴求,快準反應。」

后疫情時代,露營、飛盤、騎行等運動之所以大流行,是因為有了保鮮期的人們想走出去的心態格外強烈。這是在當下可以被觀察到的消費者一大傾向性,也是品牌可以靠近目標消費者的有力落點。「我們看國內現有的、可聯名的,符合消費者需求的品牌里,發現與永久的契合點,非常適合來做這樣一個充滿治愈力的case。」

找準了消費者訴求方向與聯名的對象,難題就交到了負責設計與研發的部門手上。對于如H's這般的傳統線下品牌而言,新產品從研發到銷售的戰線往往會拉到6個月,而為了踩上騎行的第一波流行節點,產品的「快」與「準」,直接影響了后續的銷售與反饋。

H's設計總監亞芬提及,從拿到與永久聯名的想法,到聯名產品落地,中間只用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而后根據線下需求補做的膠囊系列聯名服飾,更是僅用了20天,就走完了從設計到銷售的整條路徑。「這次與永久合作,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突破。」

通過與永久進行產品與營銷兩大維度的融合,H's讓受眾從產品上感受到了一個具有包容度的品牌,也讓其輕松藝趣的基因通過聯動的勢能成功傳遞了出來。根據消費者需求,與永久聯名做出的這次快速落地的騎行事件,是H's打造其快速反應能力的一個典型事例。

在傳統品牌的年代,通常是先有了產品,再帶著產品通過渠道去找消費者。對于H's來說,期貨交易是其與經銷商之間最常采用的形式。而在互聯網高度發展,電商平臺廣域滲透的如今,誕生的新品牌多是建立在消費者訴求上,抱持著以數據反向指導產品生產的底層邏輯。所以新品牌往往能夠快速踩中消費者的痛點/癢點,并在產品上著力,以滿足他們的實時訴求。

這是H's在不斷發力、提升的一個重點。「品牌快反從兩年前就開始布局了,我們在不斷提升快反在整個貨品中的占比,比較理想的情況是快反占40%左右。」秦琮開認為,在未來消費者情感需求點愈發散點化、隨時化的趨勢下,加大快反的貨品占比,加強上新的頻次與效率,是與消費者對話和溝通的一大抓手。

比如品牌主打聯名系列的H's+C,就是品牌快速反應能力的一個聚合。通過持續關注Z世代趨勢,H's選擇恰當的話題和時機與藝術家合作研發,不斷為年輕人創造出新鮮和具有驚喜感的服裝新款式,滿足他們對于自我表達及生活美學的追求。「我們會為消費者設計能夠滿足不同場合穿搭的產品體系,以支撐我們提供給他們的價值認同感,來詮釋『自由穿衣,取悅自己』的核心品牌主張。」

H's X 一尾人 | 一尾人與藍藻的故事系列 H's X 藝術家謝玄玄 | 愛心里的彩虹糖系列

「最近我們經常被用戶投訴,說你們那款(試銷售罄的核心款聯名服飾)為什么還不給我發貨。」在提及這次快反系列試銷成效的時候,秦琮開笑言,他也沒想到,用戶對服飾背后所提供的情緒價值認可度那么高。

02

**心價比,剛需之上的情緒價值 **

品牌之所以需要提升快速反應能力的一大重要緣由,就在于不斷跟隨市場趨勢,踩中消費者的痛點/癢點,以滿足消費者的情緒價值。

「所有品牌出發的原點都是消費者。」快時尚品牌為消費者提供性價比,設計師品牌為消費者提供前衛的設計,那切在中間段位,以商業設計師品牌自立的H's,相比競品而言,能夠為消費者提供的獨特價值是什么?——?「心價比」。

秦琮開為我們解釋了這一詞背后的含義:每一個當下的產品,在滿足消費者體驗的同時,更能恰逢其時地,提供給消費者,除了剛需之上的情緒價值。「我們做快反系列也好,與藝術家聯名也好,主要滿足的就是當下的、恰逢其時的、消費者的情緒訴求。」這是H's最底層的品牌基點:抓準消費者的心里的審美觀與價值觀,將其作為品牌的核心戰斗力,隨消費者一起穿越時代變遷。

H's X 青年藝術家Van | 未來美術館系列

所以在核心主張上,品牌講「自由穿衣,重要的是取悅自己。(Dress freely, to please yourself.)」;在用戶畫像上,品牌定義消費者為「生活藝術家」,邀請他們保持自由和想象力,與品牌一起探索生活自帶的趣味和美感;在產品設計上,品牌不斷與藝術家聯名合作,為產品注入藝趣的DNA,將藝術融入消費者的生活,提供社交貨幣;同時也圍繞產品打造內容溝通陣地如《HOMME GIRLS》《星穿搭》等,構建核心用戶心智,由此持續不斷地進行著情緒價值的傳導。

除此之外,H's還構建了一套完整的線下門店體系,以更好實現情緒價值的承載。「因為線上推廣更多是視覺沖擊,但線下是環繞式的五感沖擊,它會讓消費者更沉浸,也更有共鳴。」

比如請著名設計師來重構空間與想象的品牌形象店,就是H's深入消費者心智的一個切點。它以提供極致的消費者體驗為核心,將服飾產品和空間藝術融合以表述情緒價值,模糊藝術世界與零售店鋪之間的界限,傳遞設計服飾的治愈能量;而進駐在各大核心購物中心的品牌標桿店,則更多以增強市場影響力為目的,以品牌名片的形態,深入消費者的心智。

相當于說,生于傳統的H's是在用當下流行的內容思維做品牌,以設計產品為立足點,不斷輻射產品實用功能之上的情感屬性。「我們做每一季新品的時候,其實都是在和消費者說一個完整且延續的故事,所以我們與用戶之間的關系會更有粘性,也會更為長期。」

在這樣的基調上,品牌在今年就內容的復利效應更提出了兩大戰略:「品牌社群化」和「品牌媒體化」。

品牌社群化戰略的提出,讓H's從偏傳統的B2C商業模式開始逐步向更高效的D2C模式轉型。「我們從2018年就開始做直營店的私域布局,今年開始賦能加盟商的私域規劃,這一塊主要是為了打通交易端的多場景化,實現去中心化,也通過社群屬性來獲得消費者的洞察和訴求。」

同時,H's通過打造迷你旗艦店的方式,將門店線上化,并通過「千店千面」「千人千程」的數據端策略布局,逐步進行全觸點管理的搭建,為進店用戶提供具有歸屬感和獨特屬性的私人定制,從而提供給消費者滿意的服務,與其進行精準有效的溝通。

秦琮開告訴我們,「千人千程」這個概念,目前已經能追蹤到50%-60%的數據。今年H's啟動了一個萬人問卷項目,針對1萬名用戶進行針對性的調研,「通過調研,我們能將用戶的個人職業、興趣、喜好、習慣去與TA的產品選擇做強關聯,由此可以聚焦到單品顆粒度,做到單品的顧客畫像。」

而品牌社群化其后的品牌媒體化,則是作為產品銷售宣發階段的鏈接口的存在。「以前的商品邏輯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但現在變成了『酒香也怕巷子深』。」品牌媒體化,就通過全域媒體化布局的高曝光矩陣,與消費者進行一個強觸達,增加其對品牌的記憶點,也增強用戶與品牌之間的粘性。

03

**在「瘦身」浪潮中,逆流「健身」 **

H's將未來3年的品牌戰略分為了四個組成部分:品牌社群化、品牌媒體化、供應鏈數字化,以及全產業鏈的人才升級。而上文提及的,無論是品牌的快速反應能力,還是提供用戶情緒價值的內容構建,背后的決定性因素不外乎兩點:數據&人才。

「數字化要做全鏈路的效率升級,讓產品銷售前端和品牌供應端能夠實現無損、實時的數據互通。」正如品牌在鋪設大規模數據調研、布局深耕用戶私域,及深化「千人千程」的全觸點管理一般,數字化能夠幫助品牌橫向打通全渠道的數據資源,縱向鏈接從銷售到供應鏈的拉通,從而更好地反作用于品牌在研發、生產、設計上的長板優勢。

另一方面,H's也在加大電商渠道的投入來加強品牌的數字化建設。比如利用天貓以數據為核心圍繞消費者做貨品運營、內容運營,和場域運營的屬性,來指導品牌在產品開發,渠道選擇,和內容創意上的布局。

最后一點,則是進行組織架構調整,做品牌內部人才的升級,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品牌勢能。畢竟產品把控、營運規劃、品牌建設等一系列戰略部署背后,其實反應的都是人的能力。比如采用中青兩代服飾設計師的搭配,一方面做品牌調性延續,另一方面做新品突破創新;比如合并線上事業部和品牌事業部,在兼顧電商業績的同時,加強品牌心智輸出,與消費者產生更深維度的鏈接。

秦琮開與我們分享了一個有意思的數據公式:如果把品牌產品的研產銷拆分為五個環節(R&D、設計、技術、生產、包裝呈現),每個環節都做到90%,五個環節相乘,最終呈現在消費者面前的卻只有58分;但如果每個環節都能做到96%,相乘后呈現給消費者的就能達到81分,所以「品牌的競爭力,其實是全產業鏈的一個綜合競爭力。」

這也是為什么在資本寒冬的情況下,在大部分品牌在想著如何節流,如何「瘦身」的情況下,H's考慮更多的,是還需要在哪一些環節持續投入,不斷「健身」,以起到綜合維度上的最佳作用與效果。

這是H's具有前瞻性的思考所在。

借勢與永久聯名的這一契機,H's向外界發出了品牌今年4大核心戰略的聲音,「品牌長期主義回歸根本,是使命、愿景和價值觀。而這四個核心戰略:品牌社群化、品牌媒體化、供應鏈數字化和全鏈路人才升級,能夠幫助我們在勒緊褲腰帶的同時,更好地重申我們的使命、愿景和價值觀。」

在走在品牌長期主義這條路上的同時,H's也提出了對自己的更高要求和目標:「參與到服裝行業運營模式的變革當中,成為引領者。」

內容經授權轉載自“大創意”


精選文章:

5 個案例,掌握幾何面性趣味LOGO!

小戶型復古風的妙處,大平層看了都得羨慕

拉薩藝術項目,圣山林卡里的“輪轉屋子”

與自然為鄰:6座擁抱樹的房子

大牌新寵,潮元素你卻看不懂?

非特殊說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大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