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雪的茶,正在悄悄更換已經用了7年的名字!

近日,一位廣西南寧的網友發帖稱,當地的奈雪新店招牌已由原本的NAYUKI改成了拼音NAIXUE,另外原本Logo里的中文名“奈雪の茶”,也已經更換成了“奈雪的茶”。

由于事發過于突然,再加上在這之前奈雪官方也有任何預告,所以彼時帖子一經發出,不少人還誤以為這是家山寨店。不過隨后,小紅書上奈雪的官方客服在上述帖子下表示,這是公司的品牌升級動作。

?? 圖源:小紅書截圖

作為新茶飲賽道里唯一上市的“獨苗”,不管是日常的營銷動作,還是不時出現的行業熱點,每有動作,奈雪幾乎都會引發大量關注。

而這次,從醞釀到改名落地,卻“不動聲色”的有些過于低調。那么這一“反常”的舉動背后,是奈雪的營銷套路,還是另有其他原因?

奈雪悄悄“改名”

憑借“一杯好茶一口軟歐包”,濃濃日系文藝風的店名——“奈雪の茶”,再配上與之相應的羅馬音NAYUKI,以及小清新的包裝、設計等等,奈雪圈粉無數。

尤其是在風靡之初,即使各種茶飲店已經遍布大街小巷,卻仍吸引了大批對日系風無法自拔的年輕人,不惜花費數小時,甚至排隊也要喝上一杯心儀的奈雪奶茶。

所以也正是靠著這些“逼格滿滿”的吸引點,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奈雪の茶不但成功地將自己塑造成了無數年輕消費者心中的“白月光”,更是借此在2021年6月底成功掛牌上市,摘得“全球茶飲第一股”的稱號。

?? 圖源:奈雪官微

不過有意思的是,在頭頂“偽日系”的標簽將近7年之后,“奈雪の茶”卻似乎已經開始將這個標簽給撕下來了。

近日,據一位網友發布的消息顯示,廣西南寧一奈雪新店“竟然改名了”,不僅把logo從“奈雪の茶”改成了“奈雪的茶”,而且英文名“NAYUKI”也換成了中文拼音“NAIXUE”。

在上述帖子發布的小紅書平臺,有疑似奈雪的官方客服表示,品牌目前正在逐步進行VI(視覺識別)升級迭代。

不過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奈雪的換名或許也才剛剛開始,比如其小紅書官方客服回復時,就仍頂著舊Logo的圖片。

另外,品牌觀察報瀏覽奈雪的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眾號,以及實地走訪了數家門店后也發現,大范圍的更改VI還未正式開始。

具體的展開時間,有消息稱是從12月開始,屆時奈雪將在全國范圍內進行門店logo和英文名的更換。

也就是說,在12月之后,奈雪的新開門店都將以“奈雪的茶”呈現。而已經開出的近1000家門店,也會陸續地從“奈雪の茶”更換為“奈雪的茶”。

但盡管奈雪大范圍的更名還有待落地,不過觀察其過往的動作可以看到,對于更名,其實奈雪的想法由來已久。

?? 圖源:奈雪官微

據天眼查APP信息顯示,早在今年6月,奈雪所屬的“深圳市品道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就申請了一系列“NAIXUE”的商標,分類包括啤酒飲料、食品等。

而更早之前,還有業內人士透露,奈雪的茶的部分瓶裝飲料會做調整,“托盤打的是‘的’而不是‘の’”……

品牌都在去“偽日系”

從創立到上市,不管是日常的營銷動作,還是不時出現的行業熱點,縱觀奈雪7年的品牌發展史,卻極少有情況像這次的更名這般“低調”。

哪怕是此前的降價,就算與其“格調”“定位”等有違的動作,品牌方也都是多渠道的廣而告之。更何況,奈雪作為一個鮮有低調的新消費品牌和上市公司,更名也是其最重要的大事之一。

所以按照以往的節奏,不說在各種渠道廣而告之,但至少也會在微博、公眾號等大眾媒體提前預告,卻絕不會像這次有點過于靜悄悄。

甚至由于事發太過“突然”,彼時網友進行爆料發帖時,還有不少人都誤以為這次奈雪遇到了山寨……

所以奈雪這番“不太尋常”的動作背后,究竟是在盤算什么,還是別有其他原因,一時之間也引發了不少網友的不解和紛紛猜測。

不過,這并不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實際上回溯之前的類似爭議事件,就能從中窺見一些端倪。

?? 圖源:微博網友

比如今年8月,名創優品因把旗袍公仔稱作“日本藝伎”引發爭議之后,從店內播放歌曲,到名字、LOGO設計,甚至是裝修風格等等,有關日系風的“黑料”就都遭到了網友們的連環起底……

再比如更早之前的2021年4月,因為“0糖”宣傳風波被網友罵上熱搜,隨后元氣森林的“偽日貨”營銷也遭到了市場的質疑和批評。

又例如2021年7月鬧得沸沸揚揚的農夫山泉氣泡水翻車事件,起因也是農夫山泉在外包裝與宣傳物料上都打出了“日本福島縣產”的廣告宣傳,結果卻并非如此……

有趣的還有,不管是名創優品還是元氣森林,實際上最近這兩年,兩家品牌都在極力地弱化在國內市場中的“偽日系”標簽,并轉向押注國潮。

就拿元氣森林來說,此前其不管是產品的宣傳海報,還是廣告片,日系風格濃郁的“元気”,以及“日本國株式會社元氣森林監制”的字樣,都是宣傳的重點。

但如今,盡管“元気森林”作為商標仍被保留,可其新產品線卻都換成了“元氣森林”的Logo,并且其官方微博、微信等號也同樣都是如此。

?? 圖源:元氣森林官微

所以在名創優品、元氣森林等品牌的更名案例在前,此時奈雪主動撕掉“偽日系”標簽的操作,或許也是基于這樣的考慮。

當然這也不排除奈雪之后會講出其他的故事,畢竟奈雪一直都在對標星巴克的“第三空間”,而“茶文化”的故事恰恰正是中式生活的經典場景,以及流傳千年的中華文化傳承。

并不輕松的下半場

盡管“一杯好茶一口軟歐包”的故事,奈雪講的依然美好,但作為新式茶飲第一股,其實它的日子并不好過。

比如其最新的半年報里,唯一的業績亮點還是來自“邊緣業務”的瓶裝飲料,而反觀主營業務的奶茶和烘焙業務,表現卻并不如人意。

受此“拖累”,今年上半年奈雪營收同比也下降3.8%至20.45億元,經調整凈虧損為2.49億元。而反觀2021全年,這一數據卻還為1.45億元。

不止于此,盡管奈雪頂著“茶飲第一股”的光環成功上市,然而其股價卻同樣遭到了資本市場的“冷眼”。

數據顯示,截至11月29日9時30分,其股價為5.06港元,市值86.79億港元,這與上市首日的開盤價18.86港元、323.47億港元的市值相比,蒸發已經超過七成。

?? 圖源:雪球截圖

并且股價“跌跌不休”背后,連年虧損、開店速度放緩、“第三空間”故事不再被看好等諸多問題,也都一一擺在了奈雪的面前。

就比如開店速度,截至2022年6月30日,奈雪共有904家門店,凈新增87家店,而2021年下半年,其新開的門店卻為239家。

有趣的還有,今年上半年其新開的門店均為PRO店,并且現有的標準店也將會在租約到期后陸續轉為PRO店。

從這一細節來看,奈雪主打的“第三空間”策略,即同時給消費者提供現制茶飲及烘焙,似乎并不像之前勾勒的那般美好。

當然,在疫情的影響之下,改成PRO店也確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奈雪降低開店的投入壓力。畢竟在目前的茶飲市場,“內卷”已越發嚴重,相對于講故事,在下半場活下去才更為重要。

所以“內憂外患”的種種壓力之下,在新茶飲下半場,奈雪也更需一個相對“穩定”的局面。

?? 圖源:奈雪官微

而目前,具有日本元素的品牌名稱,就恰恰正是這樣的潛藏隱患。尤其是在名創優品、元氣森林等大量品牌翻車的案例之下,奈雪也不得不重新思考消費市場的情緒。

更何況,奈雪的營收大本營還在國內市場,倘若過度捆綁“日系”,在國潮崛起、身份認同的當下,這無異于“頂風作案”。

參考資料:

1.界面新聞:奈雪的茶更換Logo,從NAYUKI改為NAIXUE

2.市界:奈雪的茶們集體撕掉“偽日系”標簽

3.數字力場:「奈雪の茶」死,「奈雪的茶」生

?*編排 | 小何? 審核 | 谷曉輝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品牌觀察報

精選文章:

「另見」卡塔爾丨你只知道2022世界杯嗎?

李楠「另見」丨現世安好,我為什么不笑?(下)

淺析巴西的大平層設計中材料的運用

包裝設計與美學 | 講述鳥類與植物和諧共生的葡萄酒包裝設計

奈雪悄悄“改名”,你發現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