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阪世博會:設計未來社會,探索全球創(chuàng)新與可持續(xù)解決方案

大阪世博會2025即將展開,作為一個國際盛會,它將匯集全球人才和創(chuàng)新,共同應對全人類面臨的全球性問題。該活動將于2025年4月13日至10月13日在日本關西大阪的夢洲島上舉行,距離1970年阿西達世博會已過去55年。主題定為“為我們的生活設計未來社會”,以回應環(huán)境變化不斷加速以及Covid-19疫情引發(fā)的顛覆性力量。在這一范式轉變之下,世博會邀請展商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驅動的可持續(xù)解決方案,重新思考我們的生活方式。

大阪世博會2025的新總體規(guī)劃設計于2020年12月公開,將由日本建筑師藤本隆宏設計,呈現(xiàn)出一個巨大的環(huán)形結構,作為主要流通路徑。藤本隆宏在近期采訪時分享了他的愿景:“屋頂不僅可以遮陽擋雨,而且巨大,直徑幾乎達到700米。我們將采用木結構進行設計,由于涉及到規(guī)模和材料,這會帶來獨特的挑戰(zhàn)。然而,日本擁有豐富的歷史木結構傳統(tǒng),我希望從中獲得靈感,并將其與建筑過程中的新技術相結合。這項工作不僅是在如此大規(guī)模上工作的絕佳嘗試,也是在創(chuàng)新建筑技術方面的激動人心的挑戰(zhàn)?!?/p>

從藤本隆宏的令人印象深刻的總體規(guī)劃設計到首批國家館提案的揭曉,以下是我們目前了解的關于即將在日本展開的2025大阪世博會的情況。

藤本隆宏的總體規(guī)劃:巨大木結構環(huán)形屋頂崛起

在2025大阪世博會的總體規(guī)劃中,藤本隆宏與東方建筑師與工程師以及風計設計共同提出了一個由木材構成的綠色屋頂結構,面積達到6萬平方米。該設計直徑約為700米,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的日本木結構建筑,將作為場館的主要環(huán)形流通通道,從上方提供壯觀的景色,同時保護游客免受雨水和陽光的照射。“在屋頂上,游客可以上去體驗一個像岸邊一樣抬升的表面,讓他們欣賞上方的天空,并完全沉浸在環(huán)境中。由于位置位于大阪灣中心,周圍沒有高樓大廈,可以在一個純粹的圓圈內清晰地看到天空。”藤本隆宏表示。

國家館提案 - 荷蘭館

2025大阪世博會預計將會有包括荷蘭在內的150個國家參展,荷蘭最近宣布以“共同的基礎:共同創(chuàng)造新黎明”為主題參展。這一愿景探索了能夠利用水的力量產生零排放能源的新技術,為所有人提供清潔能源。為了響應這一主題,荷蘭館將采用圓形設計,中央將有一個發(fā)光的球體,或抽象的“旭日東升”,象征著無限的清潔能源、可持續(xù)性和循環(huán)。水作為豐富和清潔的能源來源,在立面和屋頂上優(yōu)雅地體現(xiàn)出來。一個重要的設計元素是它的可拆卸和重組能力。這個項目是RAU建筑事務所、工程咨詢公司DGMR、體驗設計工作室Tellart和日本建筑公司Asanuma的合作成果。

捷克共和國館

加入荷蘭之后,捷克共和國也將參展,展示由國際工作室Apropos Architects設計的動態(tài)玻璃螺旋結構。這個名為“雕塑活力”的提案以一個透明的雕塑呈現(xiàn),可在城市的海濱長廊上看到。建筑師試圖玩弄活力和運動的概念,呈現(xiàn)一個圍繞中央禮堂的展覽坡道。團隊描述:“向上的動態(tài)螺旋運動是理想人生道路的寓言?!?結果產生了一個獨特的輪廓,通過持續(xù)的運動引導訪客進行體育活動。其圍繞自身上升的玻璃體召回了捷克玻璃制造業(yè)的豐富歷史,并為展覽提供了獨特的展示空間和不斷變化的內部氛圍。整個內部的人工光線賦予了這個結構一種微妙的光芒,使它從外部散發(fā)出光輝。

意大利館

緊隨其后是由Mario Cucinella Architects(MCA)設計的意大利館的獲獎設計。這個名為“La Città Ideale”的提案反映了現(xiàn)代對理想城市的詮釋,這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的象征形象。更具體地說,MCA的項目聚焦于國家對社交空間的愿景,這個愿景基于融合、包容和基于真實關系和互動的實際參與的文化 —— 這些概念在意大利傳統(tǒng)中深深根植,如“piazza”(公共廣場)、“teatro”(劇院)和“giardino”(花園)。館的靈活性和適應性也將使其能夠承載教廷:一個寬敞且易于識別的區(qū)域,有助于組織文化活動和重要藝術展覽。

日本館

“生命之間存在著什么?”這個問題引導了日本館在2025大阪世博會上的設計。建筑工作室Nikken Sekkei與Oki Sato和Yoshiaki Irobe合作構思了這個問題。這三位設計師受到了構成自然界的微小循環(huán)和相互關聯(lián)動態(tài)的啟發(fā)。換句話說,當一種生命結束時,另一種生命開始,依此類推。因此,館內的視覺系統(tǒng)被具象化為一個有生命的有機體,它呼吸、生長和繁殖 —— 不斷演變和變化?!八砹损^的目的:將我們的視線投向生命之間的那些事物,并給客人留下記憶,不僅僅是設計,更是一個過程的記憶?!痹O計團隊評論道。

瑞士館

瑞士在2025年世博會上的展覽將聚焦于“生命”(生命科學、健康和營養(yǎng))、“星球”(環(huán)境、可持續(xù)性、氣候和能源)以及“增強人類”(機器人和人工智能)這三個主題領域。由Nüssli、Manuel Herz Architekten和Bellprat Partner團隊共同開發(fā)了他們的方案:一個由五個球體構成的建筑,嵌入到綠色的景觀之中。除了其令人印象深刻的外形,這座館還將留下最小的生態(tài)足跡?!罢褂[空間的外殼由薄膜構成,由輕質結構支撐。它的重量不超過400千克,僅為傳統(tǒng)建筑外殼的1%,可以用兩到三輛貨車自行運輸。薄膜是可回收的,世博會結束后將被制作成專門設計的家具?!比鹗筐^介紹道。

盧森堡館

與此同時,盧森堡館將通過其“Doki Doki”主題為游客帶來互動體驗,專注于循環(huán)經濟的重要性。在日語中,“Doki Doki”指的是充滿興奮的跳動心跳聲,盧森堡館將利用這一概念,將其變成“游客體驗的紅線”。建筑事務所STEINMETZDEMEYER將與負責場景設計的jangled nerves共同主導設計。與循環(huán)經濟概念一致,館內還將重點關注材料的重復使用和回收利用。

大阪世博會的標志性館區(qū)

作為2025年大阪世博會的一部分,日本協(xié)會將組織“標志性項目”,這是一個核心倡議,將在位于會場中心的館區(qū)舉辦,并由八位“制作者”設計。這些館區(qū)被稱為“標志性館區(qū)”,將舉辦“標志性活動”,在這些活動中,“各種結合現(xiàn)實和虛擬世界的體驗將鼓勵所有參觀者探索生活,并更新他們對生活的理解”,協(xié)會寫道。被選中的館區(qū)包括:由宮田博明負責的“共生”、由石黑浩設計的“生活的未來”、由中島幸子設計的“生命的游樂場-水母館”、由落合洋一設計的“null2”、由福岡真一設計的“生命的動態(tài)平衡”、由河森正治設計的“活地球之旅”、由小山順道設計的“地球市場”以及由川瀬直美設計的“存在”館。

2025年大阪世博會定于2025年4月13日開幕,將于2025年10月13日閉幕,其主題為“為我們的生活設計未來社會”。大阪市、關西地區(qū)、日本作為2025年大阪世博會的舉辦地,是由國際博覽局(BIE)選擇的。

精選文章:

"搶先揭曉:2024年熱門色彩流行趨勢預測!"

品牌案例研究:星巴克的重新設計

翻新的京都之家,烏克蘭美學點綴著現(xiàn)代日本設計

2024 年 A' 設計獎:照明設計獲獎者

星巴克星選包裝全新升級,拿下德國紅點產品設計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