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5年的臨近,創意產業正處于一個引人入勝的十字路口。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正在重塑我們對設計的思考。為了了解行業的心態,看看領先的創意總監、代理機構創始人和行業先鋒,探討他們認為將定義2025年的趨勢。

他們的見解揭示了一個復雜的格局,在這個格局中,科技與人性以意想不到的方式交匯。在這些變化的時代,即使你通常對趨勢不以為然,這些觀點也值得關注。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這一時刻似乎將成為設計歷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這是Jan Eumann,Wolff Olins的執行創意總監目前的感受。“通常來說,我們盡量不太關注平面設計的大趨勢。”他開始說道,“相反,我們更關注社會的未來走向,以及我們如何能在重要的地方產生有意義的影響。話雖如此,就作品的外觀和感覺而言,我們顯然正經歷自計算機問世以來最具變革性的技術轉型之一。”

“在過去幾年中,人工智能一直是關于科技討論的核心話題之一。”他繼續說道,“但考慮到工具和應用的日益成熟,現在已經沒有必要再袖手旁觀了。”

然而,盡管人工智能可能是最大的故事,但它并不是唯一的故事。每個行動都有相等且相反的反應,人工智能的興起也產生了一些設計師需要了解的反趨勢。當然,設計界還有許多其他的事情在發生。因此,我們將概述目前吸引設計領導者注意的10大設計趨勢。

1. AI 轉向最終產出

關于人工智能的討論發生了顯著變化。無論你是喜歡還是討厭它,有一點是肯定的:你再也無法忽視它了。

一些人,如創意總監Michael Freimuth,正謹慎地歡迎人工智能的到來。他說:“作為相對較早的采用者,我很高興看到創意人士不再被人工智能嚇倒,而是更愿意與之進行實驗。將其作為工具應用于更實際的場景。理解其局限性和優勢,以及何時它會讓創意變得枯燥乏味,何時又能提升體驗,感覺像是進步。”

許多機構已經將人工智能融入到創意生成、原型制作和模型設計等流程中。即使您對此不感興趣,OMSE創始人James Kape指出,這項新興技術仍會以某種方式接觸到您。

他解釋道:“人工智能已經深深嵌入到日常設計工具中,即使您沒有主動尋求它。例如,在Photoshop中,您可以使用生成填充功能,只需幾次點擊即可刪除、修復或生成內容。此外,像Exactly.ai這樣的新AI平臺使用戶能夠從簡單的草圖生成插圖資產,為設計提供了新的可訪問性。”

隨著我們接近2025年,人工智能的發展似乎越來越快。人工智能現在已牢固嵌入Google的搜索中,生成的圖像越來越好,而眾多平臺也展示了令人震驚的生成視頻工具。

即將到來的這一年,人工智能是否會從一個便利的創意工具轉變為真正的主流工具?Red Antler的合伙人兼首席創意官Kiser Barnes對此持樂觀態度。他預測,明年:“人工智能將從幕后工具轉變為實際的執行工具,實時創建品牌資產和內容。人工智能在設計中的角色將變得更加直接,從創意階段走向最終產出。”

然而,現實中仍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那就是人工智能可能會導致許多設計師失業。Simon Case預測,人工智能將破壞工作崗位,并促使單人設計機構的興起。隨著這項技術能力的不斷提升,這種情況似乎越來越有可能。

2. 回歸實體體驗

然而,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專家們認為,反向趨勢也將強勁出現。“科技發展越快,我們就越會看到一個反趨勢的出現:回歸手工制作和以人為本的設計。”Barnes表示。

Jamhot的聯合創始人Graeme McGowan對此表示贊同。他說:“隨著人工智能的不斷發展,我們在工作中愈發注重創造人與人之間的聯系。我認為這將對品牌未來變得更加重要。”

Six Cinquième的聯合創始人Miro LaFlaga也持類似觀點。他說:“我越來越多地看到年輕一代回歸到一個全新的循環,擺鐘開始向過去傾斜,那時真實、真誠、親密的面對面連接才是王道。這將會是什么樣子呢?我們知道數字世界不會消失,但我相信,那些能夠很好地游走于兩者之間、連接這兩種體驗以創造有意義互動的品牌將會獲勝。”

這一趨勢在零售行業尤為明顯。Fold7Design的執行創意總監Tom Munckton報告稱:“品牌的‘虛擬’與‘實體’展示正在重新平衡,大型零售市場正越來越多地探索將現實生活中的體驗與純電子商務相結合。這與人造設計的更廣泛趨勢相一致。隨著人們對人工智能的疲憊,我們看到更多的人性細節、微妙之處和不完美重新回歸。”

Communion Studio的創始人兼執行創意總監Andy Harvey補充道:“在2025年,我認為我們將看到對近期飽和屏幕世界的反應。這可能會以兩種顯著的方式體現:一是由對自然健康力量更深刻的理解驅動的超個性化營養,二是由回歸面對面聯系驅動的對現實生活聚會的渴望。或許還會帶來更多的享樂主義。”

3. 手工藝復興

作為對人工智能反彈的另一個元素,以及對大規模生產和數字飽和的更廣泛拒絕,設計領域對工藝和遺產的欣賞正在不斷增加。Design LSC的創始人兼創意總監Luigi Carnovale概述了推動這一趨勢的幾個關鍵因素。

“第一個因素是個性化。”他開始說道,“消費者希望擁有獨特的、具有個人意義的手工制品,而不是大規模生產的產品。第二個因素是可持續性。這種對環保和倫理消費的關注與工藝品緩慢而有意圖的生產相一致。第三,技術的進步將與傳統工藝相結合,創造出既創新又真實的設計。”

4. 更多實驗

隨著設計工具變得愈加可及,行業面臨著有趣的兩難局面。Tavern的創始人兼首席創意官Mike Perry指出:“像Canva這樣便宜的Adobe競爭對手讓每個人都能成為設計師,或者至少認為自己是。因此,產生了大量內容。但由于這些程序過于依賴模板,它們輸出的所有作品看起來都一樣。在這片復制品的海洋中,尋找新的創意和美學變得愈加困難。隨著人工智能在這些內容上進行訓練,我們可以預期未來會看到更多同樣的東西。”

然而,他也在這個挑戰中看到了機遇:“減少門檻意味著邊緣地帶有更多實驗的空間。我們預計將會看到‘未設計’趨勢的持續演變,更多的混亂和極繁主義,以對抗算法不可避免地繼續給我們帶來的清晰、簡潔和單調。”

5. 設計寫作的崛起

如果我們能夠達到一個階段,人工智能僅通過讀取文本提示就能創造圖像、視頻和其他最終輸出,那么可以合理推測,寫作將成為2025年及以后越來越重要的設計技能。

正如Bedow的創意總監Perniclas Bedow所說:“行業現在已經準備好擁抱文字。在你做之前,先清晰地表達你所做的事情。構建句子,把文字作為指南,而不是視覺參考。這既耗時又具挑戰性,但它為我們打開了新的世界,并使結果擺脫公式化。”

6. 聲音成為關鍵設計元素

另一個在2025年出現的趨勢是音頻在數字設計中變得越來越重要。DesignUps的設計總監Simon Carr對此提供了一些詳細的見解。

“隨著音頻變得更加普及,尤其是在網絡工具中,更創造性地利用網站上的音頻文件是合乎邏輯的。”他解釋道,“這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實現:從配樂到用戶在瀏覽和做出選擇時的界面音效。”

還有其他可能發生變化的事情。“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網站上的自動播放音頻應該避免。”Simon表示,“但展望未來,我預計那些專注于聲音的網站將根據存儲的用戶偏好實現播放音頻的選擇。”

7. 可持續性成為焦點

環境意識繼續對設計決策產生重大影響,尤其在包裝領域取得了積極成果。品牌們認識到,向公眾展示真實的可持續性比任何被視為“綠色洗白”的行為更能贏得信任。

“品牌希望自豪地展示他們的倫理,就像一套精致的西裝。”SomeOne的創始合伙人Simon Manchipp表示,“在2025年,預計將會出現一種低聲傳達環境責任感的視覺語言:自然紋理、土壤色調。但品牌不僅會在外觀上展現可持續性,還會確保自身根植于生態意識之中。包裝可能會盡量簡約,像一首俳句,由幾乎沒有足跡的材料制成,設計將散發出一種寧靜感,仿佛地球本身深深地、滿足地呼吸了一口氣。”

8. 極簡主義

那么,這一切將對設計的實際外觀產生怎樣的影響呢?How Studio的創始人兼執行創意總監Cat How表示:“我聽到了很多關于‘極簡主義’的討論。極簡主義多年來一直是主導設計趨勢,但我認為在2025年,這一趨勢將自我增值十倍,將極簡主義的簡單性與極大主義的大膽性融合。因此,我們依然在擁抱極簡主義的干凈線條和留白,同時加入更多富有表現力和出乎意料的元素,比如充滿活力的色彩、大號字體以及其他多樣化的元素。”

9. 健康成為新的奢侈品

當前,健康產業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創新和投資,這對設計產生了影響。由于健康與可穿戴設備和科技密不可分,但需要有人來解讀所有這些數據,否則它們幾乎沒有用處。

“可視化健康數據正成為‘新奢侈品’。 ”Beardwood&Co的聯合首席執行官Sarah Williams強調,“蘋果在最新的Apple Watch發布中加大了對健康的投入,從Spotify首席執行官Daniel Ek到健康平臺Equinox,再到勵志演說家Tony Robbins,所有人都在抓住機會,提供高端、數據驅動的健康服務,價格也相對較高。關鍵的關注點是什么?讓看不見的東西變得可見,讓未來變得可預測。”

這一趨勢不僅限于個人科技,還擴展到了物理空間,Without Studio的創意總監Roly Grant指出,“我們正在經歷的最大趨勢是對保持活力和健康的投資與創新。”他報告道。這包括:“專業的冷熱療法工作室;奢華的武術俱樂部;更易獲得的家庭健康俱樂部……預計在2025年,這一領域將充滿活力,因為新概念將相互競爭,以脫穎而出。”

另一個顯著的發展是女性健康品牌的崛起。“初創品牌通過為女性創造有效的產品,并以清新誠實的方式溝通我們在生理期、青春痘、情緒管理、陰道健康和更年期過程中的旅程,贏得了巨大的成功。”Beardwood&Co的創始人Julia Beardwood解釋道,“像Modibodi、Starface、p-HD、Winged、MixHERS、Womaness和MenoWell等品牌,都是由女性創立和領導的。沒有人比其他女性更能照顧女性。”

10. 包容性成為不可妥協的原則

對真實代表性的推動勢必將在2025年繼續獲得動力。“品牌將超越象征性的做法,擁抱真實的代表性。”Simon預測,“確保人類經驗的每一個方面不僅被承認,還受到歡迎。預計將會看到滿足每一種能力、文化和人類生活色彩的設計。這可能是一場輝煌的包容交響樂,以優雅和人性化的方式展現。”

在談到包容性時,一個常常被忽視的方面是年齡。Outlaw的創意策略師Oscar Mason指出:“在一個被‘喜鵲飾品趨勢’分散注意力的行業中,容易失去對真正機會所在的視野。在我看來,一個正在醞釀的變化是市場營銷人員、設計師和品牌經理開始將重點放在擁有最大消費能力的人群上:即50歲以上的人群。

“在英國,50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的40%,但控制著80%的財富。然而,我們卻被針對1997年至2013年間出生的Z世代的洞察報告和簡報所淹沒。有時感覺我們反映的是市場營銷人員的品味,而非消費者的真實需求。”

展望未來

隨著我們邁向2025年,設計行業似乎正在擁抱看似矛盾的力量:科技與人性、極簡主義與極繁主義、數字與實體、年輕與經驗。在這個十年的后半段,成功的設計師和品牌將是那些能夠駕馭這些對立面的人,創造出既能在情感層面引起共鳴,又能在實際層面有效的作品。

如果我們能夠找到這種平衡,并運用深思熟慮的設計方法,創意行業將在未來迎來激動人心的變革之年。

精選文章:

有機優雅:擁抱有機家具和裝飾潮流的10種方式

由 Cyril Lancelin 設計的香味迷宮裝置藝術在迪拜世界貿易中心內呈現

丹麥 BIG 建筑事務所打造了自己的哥本哈根新總部

重新審視高層建筑設計:響應式立面和被動設計的優勢

Ji?í P?íhoda:創造超越預期并引發驚奇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