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候變化持續影響我們的地球,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全球各地的藝術家們正在努力,發揮他們的創造力,以新穎且鼓舞人心的方式帶來改變,并倡導環保主義。他們通過裝置藝術、雕塑和其他富有想象力的作品,頌揚自然之美,同時提醒我們保護自然的重要性。

他們的藝術激發了對話,鼓舞了行動,并將環境保護的緊迫性直接帶入了我們的生活。2024年,環保藝術蓬勃發展,涌現出無數強有力的作品。大作精選了這一年中最具啟發性的作品。

屢獲殊榮的雕塑家、環保主義者和攝影師Jason deCaires Taylor在過去的17年里一直在創作水下裝置藝術。他在全球各大洋中沉放了1,200多件活體藝術品,這些藝術品不僅為海洋生物創造了棲息地,還揭示了人類的脆弱性。

Taylor2024年的裝置藝術作品《沖積物》描繪了一位寧靜的女性形象,她“沉睡”在肯特郡坎特伯雷的斯托爾河河底。該雕塑的靈感來源于John Everett Millais的標志性畫作Ophelia,后者描繪了莎士比亞筆下的角色。該雕塑由回收玻璃、LED燈和海洋級不銹鋼制成,不僅以其內部照明創造的空靈夜間光芒引人入勝,還具備實用功能:內置的環境傳感器可以實時監測河流狀況。這件作品取代了幾年前因河道疏浚而受損的早期裝置藝術。

藝術家Benjamin Von Wong以其揭示環境問題的有力藝術作品而聞名。2024年,他在泰國拉差布里省揭幕了一座令人矚目的20英尺高的鳳凰雕塑,名為《碳鳳凰》,完全由生物炭制成。

生物炭是一種通過低氧燃燒有機廢物或生物質產生的富含碳的木炭,以其增強土壤肥力的特性而受到贊譽。它能提高土壤的養分保持能力,改善水的過濾效果,并支持有益微生物的生存,是可持續農業不可或缺的工具。

Von Wong的《碳鳳凰》象征著普通人每年的碳足跡——四噸。他與當地竹農和生物炭生產商Wong Phai 合作,將碳的影響具象化,激發了人們對可持續性的認識和對話。

合作團隊用了兩周時間共同完成了這一驚人的裝置藝術。鳳凰的羽毛由生物炭磚制成,這些磚塊由竹子的邊角料——建筑行業中通常會被焚燒或任其腐爛、釋放二氧化碳到大氣中的廢棄物——打造而成。通過利用這些邊角料,Von Wong和他的團隊將原本會成為廢物的材料變成了美麗的藝術品,同時也有助于捕獲碳并提高人們對可持續性的認識。

每年,竟有驚人的30億雙人字拖被生產出來,而據一些報告顯示,其中超過2億雙人字拖被丟棄。這些一次性鞋子通常不可生物降解,意味著它們可能會在垃圾填埋場和海洋中留存數百年。然而,幸運的是,有一個團體正在將別人的垃圾變成寶藏。

Ocean Sole是一個總部位于肯尼亞的組織,他們領導海灘和水道清潔活動,收集被丟棄的人字拖。然后,在當地社區的幫助下,他們將這些廢棄的人字拖改造成色彩鮮艷的雕塑,賦予它們第二次生命。

Ocean Sole的團隊每天能制作出多達15件小型雕塑,或每周兩到三件大型雕塑。他們2024年的許多人字拖藝術作品都描繪了瀕危物種,旨在提高人們對保護的認識。他們還制作了實用的物品,如開瓶器和門塞。“每件作品都是根據收集到的材料獨一無二的。”Mwakiremba說道,“當地人通過向我們出售塑料垃圾獲得了顯著收益,尤其是在雨季,人字拖更為常見的時候。”

他們的工作對環境的影響也十分顯著。“我們的目標是每年回收100萬人字拖,每月再利用超過一噸聚苯乙烯泡沫,并通過用人字拖代替木材,每年拯救500多棵樹。”該公司在其網站上表示,“我們還將收入的10-15%用于支持海灘清潔、職業培訓和保護工作。”

倫敦藝術家Ian Berry將廢棄的牛仔布轉化為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創作出裝置藝術、肖像畫和風景畫,鼓勵人們反思我們與自然和廢物的關系。他在倫敦花園博物館的2024年裝置藝術作品《秘密花園》展示了牛仔布驚人的多功能性和創新潛力。

Berry創造了一個寧靜、引人入勝的場景,包括一個魚塘、花朵和藤蔓——所有這些都是用回收的牛仔褲精心制作而成的。這場令人驚嘆的展覽邀請觀眾重新思考日常材料的創造性可能性,并突出了可持續性中的藝術可能性。

藝術家Refik Anadol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創作關于環境保護的沉浸式敘事。他的2024年展覽《大型自然模型:珊瑚》在聯合國總部展出,強調了珊瑚礁至關重要的重要性。Anadol用驚人的1億張珊瑚礁圖像訓練了他的算法,生成了抽象、動態的視覺效果,以鮮艷的色彩和流暢的變換讓觀眾著迷。

該展覽在聯合國大會高級別周期間開幕,引起了與會世界領導人的共鳴,他們正齊聚一堂解決緊迫的全球問題,展覽強調了保護這些脆弱生態系統的必要性。

威爾士藝術家Jon Foreman選擇通過他的地景藝術裝置來慶祝我們這個世界的自然之美。他探索家附近的戶外區域,收集石頭、樹葉和其他自然材料,然后將它們排列成復雜的圖案。從類似黃金分割率的螺旋到復雜的曼陀羅,每個臨時裝置都揭示了自然的創造性可能性。

在Foreman2024年的杰出裝置作品中,位于淡水西灘 的《凸面流形》需要六個小時的精心石頭排列,這位耐心的藝術家仔細地將各種大小的石頭擺放在沙灘上。一年來,Foreman致力于在沙灘、森林地面甚至樹干上創作出無數復雜的圖案。

Foreman的裝置作品需要精心規劃和細致設置,但冥想般的過程為他帶來了深刻的寧靜感。他的作品體現了無常的概念:作品會被雨水沖刷、海浪卷走,或隨時間慢慢侵蝕。對Foreman來說,這種轉瞬即逝的特性是他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將地景藝術視為“一種真正純粹的放手形式”,擁抱其轉瞬即逝的美麗,作為自然循環的反映。

出生于巴西、現居柏林的藝術家Clare Celeste利用沉浸式藝術裝置作為環境主義的一種形式。她使用手工切割的各種植物和動物圖像創作沉浸式的3D作品,營造出精致的空間,鼓勵觀眾以愛護之心對待自然。

Celeste2024年的裝置作品《花園》慶祝了地球上八大生態系統的驚人多樣性。訪客完全沉浸在一個由蝴蝶、鳥類和棕櫚葉等精致紙雕構成的世界中,展現出大自然豐富迷人的景象。該裝置旨在激發人們對地球的深切感激之情和對保護地球的承諾。

“我們忘記了我們呼吸的是樹木釋放的空氣,忘記了我們是更大碳循環的一部分,忘記了我們是生態系統的一部分。”Celeste說道,“我們有一種分離感的錯覺,正是這種感覺導致了我們的生態危機。我相信藝術的力量和講述故事的能力能夠重新喚醒我們與地球的聯系。通過讓觀眾沉浸在大自然復雜而美麗的輝煌之中,我希望能夠激發他們對地球更深的敬畏之心和對保護地球的承諾。”

精選文章:

潘通發布2025年度代表色:摩卡慕斯,高級感爆棚!

人不如“狗”?隈研吾和坂茂為汪星人設計的小窩

設計行業轉折點!Adobe 發布 2025 創意趨勢預測

全球民宿的頂流,Airbnb 爆款集合

藝術與列車的融合!街頭藝術家 JR 為東方快車設計車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