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水,是雨季序曲的第一個樂章。

下雨天總讓小朋友感到興奮,尤其是3-6歲的學齡前兒童,他們對于自然有著天生的親切,與“水”這種元素的互動對于兒童來說有著諸多的好處。

“水”能極好地鍛煉小朋友的平衡性、協調性,水里流轉的葉子、水從高處跌落的聲響,水劃過皮膚時的觸感、水下石子變形的模樣,打開了孩子們的感官,發展了孩子們的身體。

因此,水常常會被設計師融入到校園環境的設計中:

01.日本D.1幼兒園/日比野設計

D.1幼兒園的整體風格和日比野設計的其他幼兒園相似,極為簡潔,純白的墻體和木色的家具,整個空間開闊明亮,其他的優勢不在今天的討論范圍,主要說的還是中庭的這個戲水設施。

純白墻體

幼兒園設計中庭有一個半開放、可伸縮的屋頂。當屋頂收回時這里就變成一個露天的操場。

中庭

晴天時,中庭成為一個小操場,在陽光和輕盈的風中,活動、聚餐、打球。

中庭

雨天時,這里又會形成一個小水洼,孩子們可以赤腳進入踩水玩耍。冬天的時候,這里還可能成為一個天然的滑冰場。

中庭

如果不想要雨水進入中庭,屋頂又可以展開,雨雪天氣也能在這個空間中活動。

02.中國臺南河樂廣場中的城市游泳池/MVRDV

城市游泳池

中國臺南河樂廣場是一個城市公共空間設計項目。包括將原市中心購物中心改造成城市瀉湖,周圍環繞著年輕植物,將發展成茂密的叢林,將城市與自然和濱水區重新連接起來。今天介紹的是河樂廣場中的城市游泳池。

游泳池經過精心規劃,是四季的完美聚集地:水位會隨著雨季和旱季的變化而升降,在炎熱的天氣里,噴霧器會降低當地的溫度,為游客提供舒適的解脫,夏季減少空調的使用。

而泳池的深度,對于幼兒來講也十分友好,最深處僅及膝,不影響兒童在此處戲水、游泳,使用游泳圈漂浮在水中。

泳池的邊緣選擇的是不規則的曲線設計,一部分較為突出的還可以成為湖心島,使得整個空間更富于變化,不再單調。

03.日本muku幼兒園/手冢貴晴建筑研究所

手冢貴晴建筑研究所設計的日本富士市的muku幼兒園,該項目獲得了WAF2018年“學校完成建筑”類別的獎項,它是由一系列圓形木結構組成的,它們共同構成了整個項目。

設計是采用圓形作為原型進行規劃,因為它提供了許多優勢,首先,圓形能使得空間更靈活的使用,其次,空間具有良好的360度視野,這也是幼兒園的一個重要要求。

呼應整個幼兒園的設計,幼兒園外部的景觀區的水池也采用了圓形的設計,圓形能夠激發兒童進行無休止的循環運動。

水池采用的是中間深、周邊淺的結構,中間最深處僅有30cm,孩子們可以安全地通過。像日常生活中自然形成的水洼。靠近中央的地方還有一處“池中小島”,水池旁邊和“池中小島”設有幾處噴泉設施。

水池內的水也可以充分排干,這處空間又可以創造出另外一種玩法。

04.深圳某幼兒園戶外

說到幼兒園的戲水區人們想到的都是各種造型的戲水池,狹長的水道或者鋪滿馬賽克的水池等等,但實際上,戲水區的設計可以不限制在戲水池的這個范圍內。

△幼兒園設計效果圖

介紹的這個幼兒園戶外的戲水區與以往的水池有著較大的區別。戲水區的造型模擬了自然之中河流的形態,蜿蜒曲折,區域內的水有深有淺,戲水區內部還有幾個“綠色的小島”。

在雨水豐沛的季節,這樣的戲水區也會呈現出比常見的戲水池更大的變化。通過設計,讓孩子們更能感知自然的水與人們生活的微妙的關系。

05.智利Ombu Afuera戶外幼兒園

智利Ombu Afuera戶外幼兒園是一個由建筑師、景觀設計師及教師共同協作而創造出來的、極具實驗性質的結果。

整個場地中的所有功能空間都采用了圓形,而場地中的戲水設施是環繞著園區內的路徑流淌,形成一條人工的溪流。

水會從場地最高點進入,流經不同材質的地面,發出不同的聲音,水流時而出現,時而消失。

小溪的末端,水流會匯入井中,然后通過水泵重回水渠,形成循環流動的活水景觀。

內容轉載自“深圳大正設計”


精選文章:

為什么平面幾何圖形,一直很受歡迎!

破爛風即將成為巴黎世家下一個流量密碼?

霓虹燈為什么是藝術家的「心頭好」?

2022年威尼斯雙年展,設計圈必看!

服裝行業的時尚模特們跑路了......

非特殊說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大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