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是我們發(fā)動插畫技能的時間了,你準備好了嗎?
帶來的技能是當下比較流行的「扁平風景插畫教程」繪制技巧,先展示下效果:
對于基礎(chǔ)不好的同學來說,這個風格也容易上手并出效果,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吧~
知識重點:造型概括、色塊概括
操作工具:數(shù)位板?|?Photoshop
操作難度:★★★☆☆??
扁平風景插畫的特點
今天要分享的這類型的扁平風景插畫,是通過對照片的概括,大面積的上色,并刻畫出體積感的風景畫面。既能增強畫面概括能力,又可以培養(yǎng)觀察能力。(一本正經(jīng)起來了)。這類型插畫有非常多值得學習的對象,比如,波蘭插畫家、概念設(shè)計師 Slawek Fedorczuk、韓國插畫師 Shin jong hun 等等。先來欣賞一下他們的部分作品
*圖片來自插畫師Slawek Fedorczuk,僅供賞析
*圖片來自插畫師?Shin jong hun,僅供賞析
看完是不是覺得很棒并且躍躍欲試?來來來,上正菜!
搜索風景圖片,盡量選擇有前景、中景及遠景的照片。在選擇照片后要進先行兩個步驟的分析:
1.首先觀察畫面,分析畫面景別層次。畫出最大的色塊。
2.在最大色塊里進行第二次分型,將每個元素畫出來。
接下來我們分析這次挑選的照片。
照片的層次有了,但是就是元素比較少,我想讓畫面更豐富一點的,不想完全跟著照片來。于是我就找來另外一個照片做參考。提取了這個照片中的房子和前景的植物。
于是就得到了下面這張草圖:
在正式開始繪制前,我們先來認識一下本次教程需要用到的筆刷?
方頭筆-起型——起型和大面積鋪色。
特點:實,邊緣干凈,筆觸明顯,方形。?
場景-起型——起型、過渡。
特點:邊緣自帶肌理,可以很好的豐富畫面
噴槍-過渡——顏色過渡。
特點:薄涂,調(diào)和
小點——畫面最后添加質(zhì)感使用。
特點:稀疏的肌理,可以進一步增加質(zhì)感,豐富畫面
噴濺筆刷——畫面最后添加質(zhì)感使用。
特點:噴墨狀的稀疏肌理,可以增加畫面質(zhì)感。
顏色在照片的基礎(chǔ)上做調(diào)整。通過顏色的提取我們可以看出,這個色調(diào)是比較柔和的,顏色給人一種朦朧的感覺。照片中的山是冷色調(diào),水和天空是暖色調(diào)。整體的飽和度不高。
但我想要色彩濃郁一點的顏色,所以我在原來顏色的基礎(chǔ)上,調(diào)整了飽和度:?
顏色確定后,開始鋪大色塊,先不要去考慮細節(jié),專注于畫面中最大的色塊,觀察畫面,分析畫面的景別層次關(guān)系,離我們越遠的地方越虛的(對比度越弱),但是邊緣依然是要保持清晰。元素邊緣不要太碎。
接下來,正式開始。使用【方頭筆-起型】筆刷,使用將前景、中景和遠景進行概括。
Tips:注意鋪色時流量選擇100%。
使用【方頭筆-起型】筆刷,繼續(xù)劃分畫面,在每個景別里繼續(xù)分層級。
使用【方頭筆-起型】筆刷,這個時候畫面里的元素就基本概括出來了。
在繼續(xù)刻畫前,我們通過觀察照片中光的走向,來設(shè)計我們畫面的光源方向。離太陽最近的地方(山川), 光是最強的,其他地方漸弱。
*明暗過渡//
我們在鋪明暗色塊之前,先用噴槍筆刷,給色塊進行一個明暗的過渡。
以山川這部分舉例:使用【噴槍-過渡】筆刷進行過渡。亮面的過渡色吸取我們前面確定好的山川的最亮的顏色,暗面吸取最暗的顏色。
Tips:過渡時筆刷不透明度或者流量可以保持在50%-80%。
其他地方也用同樣的筆刷進行一樣的操作。
*劃分明暗//
接下來用色塊劃分明暗。
山川的繪制
?使用【方頭筆-起型】筆刷對山川進行明暗的分塊。?
Tips:注意筆刷流量在100%。
水面的繪制
使用【方頭筆-起型】筆刷對水面進行明暗分塊。
石頭的繪制
使用【場景-起型】筆刷對水面進行明暗分塊。
Tips:注意筆刷流量在100%。
地面的繪制
使用【場景-起型】筆刷對地面進行明暗分塊。?
Tips:明暗可以相互疊加。
植物的繪制
使用【方頭筆-起型】筆刷對植物進行明暗分塊。?
Tips:注意筆刷流量在100%。
接著使用【濾鏡】中的高斯模糊將植物進行虛化。
房子和地面的繪制
使用【場景-起型】筆刷對房子進行明暗分塊。
樹林的繪制
使用【噴槍-過渡】筆刷吸取黃色掃一層過渡色。。
Tips:過渡時筆刷不透明度或者流量可以保持在50%-80%。
接著選擇黃色,用方頭筆刷筆觸。
Tips:注意筆刷流量在100%。
整體推進,到這里已經(jīng)完成了大部分的繪制了。放上對比圖:
1. 新建一層,模式調(diào)成顏色減淡。
2. 混合選項只勾選第一個。
- 用【噴槍-過渡】筆刷畫圓,然后邊緣加細線。?
4. 畫面中的亮面部分受陽光的影響偏暖。所以在這里我們用噴槍在畫面的亮面輕輕的掃一層暖色。使用【噴槍-過渡】筆刷過渡受陽光照射的部分。依然拿山川來舉例:?
整體畫面過渡效果:
5. 繪制山川的高光:使用【方頭筆-起型】在離陽光最接近的地方繪制高光,越靠近太陽的顏色越亮:
環(huán)境色:物體表面受到光照后,除吸收一定的光外,也能反射到周圍的物體上。尤其是光滑的材質(zhì)具有強烈的反射作用。另外在暗部中反映較明顯。環(huán)境色可以讓畫面更加豐富。?我這里環(huán)境色主要表現(xiàn)在前景的部分,離我們近的地方細節(jié)會更豐富。遠景只需要做概括。環(huán)境色一般加在暗部。受到旁邊植物的影響,我會在這些地方使用【場景-起型】筆刷添加一些環(huán)境色。
Tips:筆刷不透明度30-50%。
以石頭為例,吸前景植物的顏色。在暗部可以輕輕掃一兩筆。
整個畫面加了環(huán)境色后。
水面倒影的方法,是的沒錯,就是你們想的那樣,比較偷懶的方法。沒想到也沒關(guān)系,接下來就讓我細細道來。
1. 把山川、樹林和房子合并復(fù)制一層,垂直翻轉(zhuǎn)翻轉(zhuǎn),置于底層
2. 由于倒影這部分的水面是背光的,所以這部分應(yīng)該調(diào)暗。用曲線調(diào)整明暗,不透明度調(diào)整到 80%,可以使倒影更好的融入到水面。
3. 接著吸取水面顏色,使用【噴槍-過渡】筆刷在倒影上刷一層過渡,讓倒影更自然。
Tips:筆刷不透明度50-100%。
水面的倒影受水波紋的影響。倒影的邊緣不會那么清晰,這個時候可以加一個動感模糊的效果。營造水波的感覺。濾鏡—模糊—動感模糊 ,?看著畫面調(diào)整合適的數(shù)值。???????
4.?倒影的細節(jié)處理分析畫面中不舒服還可以優(yōu)化的地方:?
用【場景-起型】筆刷畫投影并優(yōu)化倒影,然后把太陽的倒影也加上,最終得到以下畫面。?
這里的方法其實跟畫太陽使用的是一樣的方法,將圖層模式都更改為【顏色減淡】,混合選項只勾選第一個,顏色使用黃色。
1. 地面的點綴:使用【小點】筆刷沿著地面的邊緣來回涂抹幾遍?。
2.水面的波光:使用【噴濺畫筆】給水面加波光的效果,要有疏密,大小的區(qū)分 。
整體效果:
2. 其他地方的肌理:使用【噴濺畫筆】,選擇旁邊物體的顏色,選擇性的掃一些肌理。拿兩個局部舉例:??
整體效果?:
到這里已經(jīng)算是完成了整個畫面,最后最后,在這里我們可以再給畫面加一層質(zhì)感:選擇【濾鏡】—【雜色】—【添加雜色】(通過預(yù)覽窗口觀察自己的畫面去選擇雜色的數(shù)量)。
添加完雜色后,畫面就完成了。
那么本次教程就到此結(jié)束了。怎么樣,這套扁平風景插畫,你現(xiàn)在覺得自己又可以了吧?
內(nèi)容轉(zhuǎn)載自“胡曉波工作室”
精選文章:
為了讓產(chǎn)品省點力,設(shè)計師都做了哪些努力?
非特殊說明,本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大作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