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似乎越來越走入了大眾的視野中,而“復古未來主義”一詞出現的頻率也越來越多。

NO.1

大火的“復古未來主義”,到底是什么?

都說時尚是一個輪回,伴隨著 2022 春夏巴黎時裝周的正式落幕,我們可以看到不銹鋼、鋁、黃銅、鍍鉻……以及所有閃亮的、反光的金屬感材質等這種帶有濃郁70年代特色的元素又回來了。

“復古未來主義”一詞再次走入大眾的視野。

“復古未來主義”這兩年被LV、PRADA、BALENCIAGA、DIOR 、FENDI等眾多大牌引用,將過去與未來相結合,讓科技與復古進行碰撞。

設計師不僅從品牌百年歷史中獲取靈感,還將未來主義理念滲透在每一場的服裝設計中。

LV2019的春夏系列在盧浮宮的庭院內用一個玻璃和白色霓虹燈走道,創造出過去和未來之間的對話,是一場典型的“復古未來主義”風格的秀場。

場景與服裝充滿了“復古未來主義”的元素,整個場景的設計以及白色霓虹燈的使用營造出了一種時空隧道感,其中的空景設計使得未來感十足。

那么到底什么是“復古未來主義”呢?

從字面上來講“復古未來主義”是一種關于回顧過去和如何預測未來的社會思潮,最近大火的賽博朋克、蒸汽波、Y2K等風格都是復古未來主義的美學分支。

“復古未來主義”的風格在建筑、設計、時裝、電影和電子游戲中也均有涉及。

在這些風格中,我們常見到設計師將復古感、未來感、科技感三種元素結合在一起,以給人一種全新的視覺感受。

不僅如此,還將過去、現在和未來三者融合在一起,對未來產生的構想和現實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

我們仿佛是過去和未來的“中間人”,不斷的重現過去,又不斷的幻想未來。這種懷舊感與未來感的碰撞,就是最近又大熱起來的“復古未來主義”。

NO.2

原來你是這樣的“復古未來主義”

復古未來主義自誕生起便一直未離開我們的視野,那么人們到底是如何表現“復古未來主義”的呢?

從“復古未來主義”風格的插圖中我們可以看出,畫師們常常把一些老舊的事物用天馬行空的方式表現出來。

20世紀的人們也對于未來的交通工具情有獨鐘,尤其是空中交通工具。

比如行駛在天空中的老舊巴士,汽車殼子是舊款,但卻有著未來的科技。

難道當時的人們也有堵車的煩惱?私人直升機、氣墊車、飛艇和飛船一個不少,火箭的發射就像是很平常的事情,完全不會影響空中的交通秩序。

是小印的格局小了,視野的有限性局限了小印的想象力,只聽過“與太陽肩并肩”沒想到還能與“火箭肩并肩”。

而除了內容,插畫的撞色處理也是復古未來主義的一個重要賣點,低飽和度的色系是復古的首選。

插畫家Steve Scott的插圖海報在顏色上大量地使用低明度和低飽和度的純色做撞色處理,這種配色就是復古的標志,使得畫面沖擊感更強。

同時,他運用平涂和噪點筆刷的結合并結合顏色對比突出復古感。

噪點帶來的顆粒感將畫面拉回到上個世紀,有些畫面還會進行黑色線條描邊,強化物體的輪廓。

除了插畫,現在的人們也把復古未來主義融合進了服裝設計之中。

這個領域特征主要表現在面料、色彩和圖案上。

最有代表性的還屬PVC材質和金屬光澤面料。它們常常能給服裝一種復古科技的味道,就像是上個世紀拋光的機器人。

如CHANEL的2018春夏系列,設計師用PVC制作長靴、手套、帽子、外套、手袋,甚至是耳飾項鏈,透明PVC材質真的就像秀場的贊助商。

作舊的材料加上新穎的搭配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PVC連帽斗篷罩在經典的粗花呢套裝外,搭配經典小洋裙,老舊的事物結合新的潮流將復古與未來完美融合在一起。

再如UNDERCOVER在意大利Pitti Uomo舉辦的2018秋冬系列走秀也在其原有風格上融入過復古未來主義。?1969年上映的經典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游》是其設計主要的靈感來源。

設計師高橋盾將電影里的臺詞與劇照大面積使用在服裝上,去呈現當時人們對于未來生存狀態的恐懼和擔憂。

像是頻繁出現在單品上的「COMPUTER MALFUNCTION」、「HUMAN ERROR」slogan以及片中支配人類的人工智能HAL 9000等。

服裝的材質結合了許多復古與未來的元素。大量地運用復古格紋元素,使用具有未來太空感的反光細節點綴,以及運用許多復古顏色等。

NO.3

只是一時的潮流?

“復古未來主義”作為一種社會思潮,之所以受到大眾的喜愛,主要是因為融合了兩種趨勢。

其中一種趨勢是:對從未發生過的未來的懷舊與模仿。

而另一種趨勢是:對當今社會的不滿,期望未來社會是一種過去、現在、未來的融合。

而“復古未來主義”社會思潮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在于當下社會人們對于科學技術進步帶來的社會變革的一種恐懼與不安。

20?世紀70?年代,正值西方社會科技發展的新節點:試管嬰兒的誕生、宇宙航天技術的突破等等。

使得一部分人對于未來的前瞻開始出現恐懼,他們渴望社會的發展,期望社會的發展是基于過去人們對未來的幻想的。

在科技文明越來越先進發達的現在,人們對未來的幻想變得更加具體。

與此同時,留給未知的創造力的想象空間也就更加狹小了,所以“復古未來主義”的復興能夠給創作者提供更加豐富的靈感。

不僅如此“復古未來主義”還能夠引領人們追溯那些寄托于未來的美好愿望,給科技的發展和藝術創作帶來啟發。

當年輕一代開始推崇賽博朋克,蒸汽波,Y2k時,那些離我們并不遙遠的過去似乎一直存在,而它所幻想的未來,即使在現在看來也依然具有前瞻性。

隨著時間的發展,“復古未來主義”的概念不僅僅是存在于社會學的思潮當中,更多的是將其作為一種方法論植根于藝術創作領域。

不同時期的“復古未來主義”的藝術創作,都緊密聯系著時代的發展,它并非是一成不變的。在不同的時代,領域當中都有著自己的詮釋和理解。

正如可可·香奈兒所說“潮流是一時的,風格是永存的。”

雖然我們的想法在不同的時代都帶著時代的局限性,但卻充滿著熱情和對未來的無限憧憬,也正是這種局限性,造就了“復古未來主義”。

參考文獻:

解開-基于復古未來主義的 Low-poly 風格在動畫短片中的運用—以畢業創作《自然生長》為例http://yue.mmddf.top:8080/kns/detail/detail.aspx?recid=&filename=1019849818.nh&dbname=CMFD2019&dbcode=CMFD&id=&file=1019849818.nh

李美頤-未來主義藝術思潮對現代版式設計發展的影響性研究http://xue.mmddf.top:8080/kns/detail/detail.aspx?recid=&filename=1021656079.nh&dbname=CMFDTEMP&dbcode=CMFD&id=&file=1021656079.nh

陳偉芳,須秋潔-復古未來主義Y2K美學服裝的設計研究recid=&filename=SJTY202114023&dbname=CJFD2021&dbcode=CJFD&id=&file=SJTY202114023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奇遇博物館(id:bowu21)


精選文章:

建筑巧思:像搭積木一樣造房子!

2022年最后3個月,據說只有5%的設計師能夠立住flag!

大疆總部大樓全公開!重塑了真正的「高技派」

未來新型面料!Coperni大秀,竟現場噴出一條連衣裙!

突發!神級畫家金政基去世。再見了,不打草稿的速寫之神

非特殊說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大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