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室內設計專家探討行業未來。

(圖片來源:Owl Interior Design / Racheal Smith)
設計師需要發揮其人性化的優勢。AI工具可以生成設計效果圖,但做出最終決定、進行細化并讓它們在現實世界中落地生根的,依然是設計師。
目前存在一種普遍的誤解,認為AI將取代大多數創意工作中的人。這根本不是事實。人類仍然需要參與其中。任何技術都無法取代一位訓練有素、能夠共情人們如何在空間中生活與移動的設計師——所有最具影響力的室內設計趨勢都源于設計師。

Decorilla 將 AI 工具與真實室內設計師的輸入相結合(圖片來源:Decorilla)
共情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情商以及對空間應如何被居住的直覺理解,只是需要培養的一部分人類技能。作為室內設計的守護者,設計師還需要確保效果圖在給定空間內是切實可行的。
他們也是客戶的守護者,應當尊重并保護數據隱私。設計師必須清楚地了解關于AI使用的數據同意和披露規則。
AI是一種需要被管理的工具。務必監控其表現。在Decorilla,我們不僅僅通過工具生成多少漂亮效果圖來衡量AI的成功。我們密切關注它是否幫助我們的設計師縮短項目時間線、更快獲得批準、更嚴格地符合預算,以及實現更少的變更單。
設計師如何積極適應和提升技能以保持領先

諸如?Xona.AI?這樣的AI室內設計工具正在興起(圖片來源:Xona.AI)
發揮情商和批判性思維等人性優勢,是設計師需要提升技能以保持領先的一個方面。
懂得如何向AI提問(Prompt)本身就是另一項技能。精心設計具有互動性和可測試性的提示詞,正在塑造AI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方式。
我建議為AI構建提示詞庫和設計手冊。我們的設計師針對材料、照明、項目約束和風格等考慮因素,使用可重復使用的提示詞堆棧,這使他們能夠在整個設計過程中最大化地利用AI工具。
作為優秀室內設計的守護者,設計師還需要溫習圍繞使用AI工具的技術技能。概念的最終拍板權在于設計師。要懂得如何通過小而強大的手法來提升AI概念,例如專業的可視化、光照真實感、比例準確性和固定裝置搭配。
在與客戶分享任何內容之前,設計師必須始終進行內部審查,以確保設計是原創的、高質量的且符合設計概要。我們的設計師總是進行原創性檢查,確保任何設計在呈現給客戶之前是真正的“我們自己的”設計。
行業如何教育專業人士以跟上AI的步伐
不要指望設計師成為數據科學家,但他們能夠監督、提示和評判AI是非常重要的。我喜歡把它看作一個新員工:這項技術正在積極地為項目做貢獻,因此需要相應地加以管理。
關于使用AI工具的實踐培訓非常重要,設計師可以在其中練習測試提示詞,并熟悉如何評判和調整效果圖。關于提示詞設計等特定技能的簡短實用課程,是培養技能和跟上AI工具步伐的好方法。這些微課程非常靈活,可以適應新興工具,因此設計師通過這種方式更新技能要容易得多。
對于任何在設計過程中使用AI的工作室,我還建議為團隊舉辦頻繁的研討會,以測試提示詞和比較效果圖。AI手冊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情,這就是為什么舉辦這些研討會來審查流程、評估哪些有效以及哪些可以改進是非常有益的。
教育專業人士的另一種方法是通過導師制。在使用這些工具方面更有經驗的設計師可以指導同事。這也是一項很棒的團隊建設活動。
最后,關于AI的教育不應僅僅在內部進行。在設計項目中關于AI使用的透明度是必須的,設計師應該能夠向客戶詳細介紹如何利用這項技術將他們夢想中的室內空間變為現實。
這對設計的未來意味著什么
超個性化是AI帶來的設計未來。使用這項技術的設計師將能夠提供仍然具有靈魂的大規模定制。AI使設計師能夠從一開始就更快地制作出沉浸式和令人驚嘆的設計,這意味著客戶在整個設計過程中的參與度更加深入。
顯然,最大的成果之一是交付速度。AI正在幫助設計師在幾天內(而不是幾周或幾個月)實現更短的項目時間線和更快的更好匹配。我們還在此過程中看到了更少的修改次數。得益于AI生成的效果圖,定制化和細微的更改變得更加可行。
然而,我們看到的最大影響是,這項技術正在使設計(包括豪華室內設計)能夠為更多人所享用。與此同時,它也在提高設計原創性和質量的標桿。
精選文章:
谷歌 Gemini 2.5 Flash 升級 AI 圖像編輯功能,提示詞準確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