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雪碧將永久放棄綠瓶# 話題頻繁登上熱搜。8月1日,可口可樂公司宣布,為了保護環境的需要,自8月1日起,雪碧將放棄沿用60多年的標志性綠色瓶子包裝,轉為更加環保的透明包裝。

雪碧此時放棄了具有標志性的綠瓶,選擇可再生塑料,看似是基于社會責任,踐行可持續發展戰略。網友卻直呼:雪碧變雪白,沒靈魂啦!今天我們一起來聊一聊引發超高討論的無標簽新潮流。

顧名思義就是瓶身不再張貼帶有品牌LOGO和產品信息的標簽,飲料瓶材質往往是可回收的PET制作,然而標簽、瓶蓋材質不相同。

近年來,各大品牌對不可再生材料的弊端認知越來越清晰,為了響應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掀起了一波去標簽、極簡風潮。在循環經濟時代,向無標簽轉型也漸漸成為行業領域里追捧的熱點,尤其是飲料領域。

①. 康師傅

2022年3月,康師傅首個以低碳環保理念發布無標簽PET瓶包裝,新包裝放棄了單獨的塑料標簽,將產品信息直接打印到瓶身上,實現了產品透明化。

②. 可口可樂

2021年11月,可口可樂在韓國推出為「Coca-Cola Contour Label Free」的無標簽 PET 瓶,使用紅色和黑色蓋子來區別有糖無糖版本。2022年2月,可口可樂更是推出了首個瓶身由100%植物基塑料制成的塑料瓶。

③.?三得利

2020年4月,三得利在日本上線限定綠茶包裝,覆蓋了整個瓶身的瓶簽被替換成肩部的小標簽,原有標簽位置被招財貓和達摩所替代。

市面上的飲料瓶大多由可回收的的PET材質制作,但瓶蓋材質往往不相同,且標簽大多數都是一次性的PVC材質。PVC材質也是世界上產量最大的塑料產品之一。而這也意味了無標簽包裝大大地減少了塑料的生產。

從回收工序的角度來說,由于PET瓶身與PVC標簽材料密度相近,無法通過低成本的浮選方式分開,且直接焚燒會產生對大自然有害的酸性物質和氣體。所以工廠引入無標簽化包裝,減少了回收工序,起到了節約資源,降低碳排放的效果。

采用無標簽可回收包裝,切實地提高了包裝回收的利用率,變廢為寶,同時給環境起到低碳環保的作用。

各大品牌為環保開撕,消費者對面對裸瓶時卻貶褒不一。

習慣了從瓶身上獲取產品信息,辨別真偽的消費者坦言:誰知道這是不是假貨呢?

但是也有不少環保意識較強的消費者給出了支持的態度:愿意嘗試下大品牌出品的無瓶標商品,也算是踐行低碳環保的理念。

也有消費者表示:品牌這一行為是真環保還是跟風環保?

①. 無標簽包裝增加了生產成本

相比塑料制品,可降解材料的成本要貴很多,綠色的環保理念切實地給品牌增加了生產成本。

▲依云礦泉水公益項目

②.?無標簽包裝削弱了品牌辨識度

對于撕掉標簽,很多品牌更加關心的是無標簽化會減低品牌自身辨識度。大眾長期以來習慣了帶有包裝以及便簽的產品,只有擁有足夠的品牌辨識度才能被消費者所信任。

③.?無標簽包裝增加了科技含量

無標簽飲品在有限的包裝下無法快速提供消費者產品關鍵信息,大大增加了食品安全難度同時提供了造假空間。

這種形式下就要求產品必須擁有足夠強的品牌實力才能順利銷售,而這是新品牌或者小眾品牌難以企及的。

無標簽產品包裝設計之初符合了『循環經濟三原則』中的減量化原則,但無標簽包裝設計僅僅只是環保路上的一處關隘,而回收利用再生料這一過程也值得我們去重視。

▲百事PEP+環保計劃

根據中國物資再生協會再生塑料分會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廢PET回收總量為550萬噸,其中廢棄PET瓶子為400萬噸,占比21%。

而這也意味了只有提高再生塑料的回收率和回收質量,通過資源的回收利用,才能真正的做到環保節能。

全球變暖,其中塑料也是貢獻了不少碳足跡,而包裝作為塑料垃圾的重要來源之一,占據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26%的因素。作為生產源頭,響應包裝的環保問題的行動不僅僅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更是職責。低碳環保的可持續發展已然成為了新發展的趨勢,這也為未來的包裝設計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為生產鏈中的參與者,我們可以從包裝設計的源頭找到靈感,通過對瓶身進行差異化設計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打造個性化設計來平衡「可持續發展」和「視覺享受」。

撰寫:便利店實習編輯糊糊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設計便利店


精選文章:

麥當勞包裝黑化!7塊錢的“空盒”漢堡,無數人自愿“上當”!

從倫敦設計節學來的“可持續”小靈感

收好這份排版秘籍,讓你的設計眼前一亮

蜜雪冰城:用大眾看得懂的設計做品牌,不是每個品牌都適合先鋒

5毛錢海報吊打百萬特效!獲贊2800w , 央視贊稱:令人驚艷的作品!

非特殊說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大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