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建設中的招商銀行全球總部大廈,位于深圳市南山區。
這座總投資近50億元,高達388米的摩天大樓,以其獨特的造型,類似“一捆螺紋鋼”的幕墻設計引發了熱議,被網友戲稱為“螺紋鋼大廈”。

招商銀行全球總部大廈與螺紋鋼的對比(圖源:公眾號“材料在線”)
目前,招商銀行全球總部大廈的幕墻工程已經正式封頂,最后一塊不銹鋼板塊在388米高空精準安裝到位,招商銀行的logo也清晰可見,目前內部精裝修和機電設備調試已進入收尾階段,預計2025年下半年可以正式交付使用。

建設中的招商銀行全球總部大廈(圖源:深圳市三鑫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01
“螺紋鋼大廈”
文化、科技、美學的結合
招商銀行全球總部大廈,也被戲稱為“鋼筋大廈”,“鋼筋”與“鋼金”同音,寓意蒸蒸日上的財運。

建設中的招商銀行全球總部大廈(圖源:深圳市三鑫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這座大樓的設計,是美學與技術的突破,拋開外形上的爭議,仔細看它的立面,其實非常精巧。
南北立面呈現出截然不同的美學語言。北立面以中國巖石峰林地貌為靈感,用簡潔的直線勾勒出堆疊式構造,展現出磅礴氣勢;南立面則汲取傳統折紙藝術的幾何元素,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精神。

招商銀行全球總部大廈效果圖(圖源:Foster + Partners)
白天,玻璃幕墻隨陽光照射角度的改變變幻光影;夜晚,智能LED系統則讓整座樓宛如發光的“立體鉆石”,使之成為視覺焦點。

招商銀行全球總部大廈亮燈照(圖源:Foster + Partners)
在大廈看似“另類”的外表下,藏著超高層建筑建造的諸多創新突破,其技術復雜性和創新性,代表了當代中國超高層建筑的頂尖水平。
幕墻由近1.4萬個曲面三角玻璃單元組成,每個單元由14塊三角形玻璃板塊組合而成,外觀呈六面空間鉆石切割體,采用了目前全球最大尺寸的裝配式幕墻單元板塊,開創了行業先例。

招商銀行全球總部大廈立面(圖源:Foster + Partners,攝影:張超)
02
金融建筑的有趣傳說與寓意
許多金融建筑間流傳著各種有趣的“都市傳說”。
最著名的當屬香港“匯豐炮擊渣打”的故事。
華裔建筑大師貝聿銘設計的香港中銀大廈,在1989年竣工,1990年啟用。建筑的外形輕盈高雅,像是璀璨生輝的水晶體。
貝聿銘這樣詮釋自己的設計理念——X形的圖案,代表交叉的鉆石,塔樓的造型,象征的是雨后春筍,意味著財氣,意味著蒸蒸日上的勢頭。
而在一些篤信風水的香港人眼中,樓體呈三棱尖刀形,就像是對外輻射“煞氣”的刀刃。

香港中銀大廈(圖源:Archdaily)
據說中銀大廈落成后沒多久,旁邊匯豐銀行的業績就突然下滑。
由英國著名建筑設計師諾曼·福斯特設計的匯豐銀行總部大廈,是“高技派”的代表作品之一,后來,匯豐銀行在大廈的頂樓放置了兩門“大炮”,對準中銀大廈的“利刃”。結果有一年臺風,把“炮口”吹歪了方向,本來正對中銀的“炮口”轉向了渣打銀行,渣打銀行一紙律師函發往匯豐銀行,要求限期改正。

香港匯豐銀行總部大廈(圖源:Foster+Partners)
就在中銀大廈與匯豐銀行“交戰”的時候,香港政府又把兩家銀行中間的空地賣給了李嘉誠,李嘉誠的長江集團中心就建在中銀和匯豐之間,大樓采用了“四面環盾”的方案,巧妙避開了“刀”與“炮”。

香港長江集團中心大廈(圖源:百度百科)
關于上海陸家嘴金融中心的“三件套”大樓,也流傳著有趣的故事。
上海中心大廈、環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廈三座摩天大樓,以“打蛋器”“開瓶器”“注射器”的獨特造型而聞名,共同構成了黃浦江畔獨特的天際線。三座摩天大樓不僅是建筑工程和技術創新的典范,更在設計中融入了豐富的文化內涵。

(圖源:unsplash)
最早建成的金茂大廈于1994年開工,1999年建成。頂端尖頂形似注射器針頭,實際上是SOM設計事務所研究了2000多座佛塔之后得來的靈感,融合了中國的寶塔元素,大樓整體的獨特造型和層層疊疊的設計,也很像是中國古代兵器“狼牙棒”,象征著堅固與安全。

金茂大廈(圖源:SOM)
建成于2008年的“開瓶器”——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由美國KPF建筑師事務所設計,日本森大廈株式會社主導投資建設。??
最開始的時候,這棟摩天大樓最初的設計方案并不是這樣的,大樓頂部原來的設計是一個空心圓形風洞。由于大廈的投資方來自日本,所以當時民間流傳,圓形象征著日本國旗上的太陽,兩條豎向棱邊被認為是日本軍刀。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最初的設計方案(圖源:公眾號“建道筑格 ArchiDogs”)
這樣的設計激起了極大的民憤,后來不得不修改了設計方案,將大樓頂端的圓形空洞改成了現在的梯形。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圖源:KPF)
后來,一座更高的建筑在環球金融中心旁邊被建起,這就是至今仍是中國第一高樓的上海中心大廈。上海中心大廈建筑主體為119層,總高為632米,結構高度為580米,設計采納了美國Gensler建筑設計事務所的“龍形”方案。
從外觀上看,上海中心大廈就像一條盤旋上升的巨龍,這樣的設計有利于抵御臺風,更減輕了結構的重量,也寓意著中國經濟和國力冉冉上升。

上海中心大廈(圖源:Archdaily)
03
為什么銀行大樓都長得“奇奇怪怪”?
與金融有關的建筑,尤其是各大銀行總部,常常將美好寓意和現代建筑美學融合,以期在象征意義上達到聚財、穩運的效果,所以總有一些“奇奇怪怪”的造型。
位于北京金融街的中國建設銀行總部大樓,仿照商周時期青銅禮器中最為尊貴的禮器“四足方鼎”而建。鼎居古代禮器之首,代表著權力、財富;外立面采用黑色石材,在中國傳統五行學說中黑色屬水,而水寓意著財源滾滾。

中國建設銀行總部大樓(圖源:百度百科)
近年來許多新的銀行建筑也都展示了其獨特的設計理念。
建成于2016年的中信銀行總部大樓,位于杭州市錢塘江江畔新中央商務區,大樓被古銅色的格子斜肋構架所包裹,外觀呈現一種如鉆石般的幾何形狀。其靈感來源于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斗”和“鼎”,而這兩者均代表著財富、高貴和穩固。
杭州中信銀行總部(圖源:Foster + Partners,攝影:Nigel Young)
今年剛剛落成的微眾銀行新總部大樓,共30層,高148米,由SOM建筑事務所領銜設計,騰訊旗下的微眾銀行是中國第一家互聯網銀行,也是金融科技領域的領軍企業。
大樓的造型極具表現力,交錯的樓層和雙層挑高設計,打造出“會呼吸”的多孔立面。內部空間采用寬敞通透的開放式辦公布局,旨在營造舒適的氛圍,以滿足數字化時代員工的需求。

微眾銀行新總部大樓(圖源:SOM,攝影:Dave Burk)
由gmp Architekten設計的廈門國際銀行總部大廈位于廈門主島金融中心,緊鄰大海,預計2026年10月竣工,如今基本雛形已現。
主樓頂部設計為漸收式幾何造型,通過立體切割手法呈現向上收束的動感,象征金融業務的聚合與上升趨勢。

廈門國際銀行總部大廈效果圖(圖源:ATCHAIN)
華夏銀行總部大廈是gmp在北京設計建造的另一個銀行總部項目。帶有兩座塔樓的建筑體以紅山文化 “C形玉龍”?為創作源泉,并沿中央軸線形成三組回字形院落空間,既呼應華夏銀行品牌標識,又與大運河水岸帶形成自然銜接。

華夏銀行總部大廈效果圖(圖源:gmp Architekten)
結語
金融建筑的設計,往往是傳統文化與現代建筑理念的一種有趣結合。
現代建筑所要做的,是在科技、設計美學與傳統文化之間,實現一種精妙的平衡。
參考資料
《上海灘到香港島的風水密碼:高端商戰,往往是最樸素的形式》(公眾號“建道筑格 ArchiDogs”,作者:可達)
《50 億打造的深圳灣新地標被嘲 “直立鋼筋”?這座銀行總部藏著這些硬核實力》(公眾號“材料在線”)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鳳凰空間
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