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設計師們必須如何適應這一趨勢。

如今,大多數沉浸式體驗回想起來可能會感覺陳舊乏味。品牌方已投入巨資打造旨在吸引人的空間,然而這些體驗都在復制相同的視覺和聽覺元素,使得品牌越來越難以脫穎而出。

其根本問題在于技術設計的限制:你可以創造出高度個性化的內容,也可以創造出能同時擴展到數百人規模的內容,但很少能兩者兼得。一場巨大的變革即將來臨,它將使之前的差距相形見絀,就像從黑白電影到彩色電影的轉變。
多模態人工智能有望消除規模化和個性化無法兼顧的限制,實現真正的多維化、自適應體驗,每個人都能體驗到完全獨特且實時生成的內容。

多模態人工智能——即能夠處理并整合文本、圖像、音頻和視頻等多種信息模式的機器學習模型——將不僅從根本上重塑設計師所創造的體驗類型,還將改變他們的工作方式。能夠駕馭這些人工智能系統的設計師將創造出未來的多維體驗,實現真正的大規模個性化。

多模態人工智能將如何徹底改變設計

閉上眼睛,想象兩個人走過同一個物理空間——一個沉浸式娛樂活動現場——他們每個人在每一個維度上都擁有獨特且高度個性化的體驗。通過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以及遍布空間的嵌入式傳感器等接口,環境會實時適應每個人。這包括視覺、聲音、敘事和數字互動。

多模態人工智能可以同時"看到"你的面部表情,"聽到"你的語音語調,"讀取"你的文本輸入,并"觀察"你的運動模式。它將這些信息編織在一起,智能地決定如何實時個性化你的體驗。拉斯維加斯 Sphere 場館展示了早期能力,其擁有 17 萬個揚聲器的 Holoplot 音頻系統能夠以手術般的精度創建不同的聲場。僅相隔幾步遠的游客可以體驗到同一內容完全不同的聲音、音調、強度或敘事視角。多模態人工智能將把這種能力向前推進一步,實現基于個人而非區域的、更加獨特和個性化的聽覺體驗。

個性化體驗的復雜程度最終將取決于可用的接口能力。通過智能手機應用程序和現有顯示屏實現基本個性化,就像目前提供不同語言選項的博物館語音導覽一樣。更深入的個性化可能需要可穿戴技術,如替代現實眼鏡或高級耳塞,它們可以為每個用戶疊加完全不同的視覺和聽覺體驗。未來有望實現更加無縫的接口,傳聞中由 Jony Ive 和 Sam Altman 合作的設備可能實現情境感知的無屏幕交互,通過手勢、語音和環境線索進行響應,技術障礙極小。

"超級設計師"的崛起

創造這些由人工智能驅動的超個性化沉浸式體驗,要求設計師從根本上改變工作方式。這種演變創造了我稱之為"超級設計師"的角色,即那些能夠跨多種模式指導人工智能系統,以打造統一、自適應體驗的創意專業人士。超級設計師成為指揮家,確保體驗涵蓋每一個元素,而人工智能與專業設計團隊一起,負責執行無數個個性化版本。

這種技術轉變將代表著向更高層次創意領導力的提升。人工智能負責處理常規執行和大規模個性化,而人類則專注于戰略愿景、故事敘述、創意判斷以及統籌整體體驗架構。

保持領先:設計師生存指南

這并非遙遠的未來。設計師們現在就需要適應。那些現在就將自己定位為沉浸式體驗人工智能協調者的設計師,將定義下一代物理空間,從適應每位購物者的零售環境,到根據訪客興趣個性化展品的博物館。

一些行業領導者已開始將人工智能整合到其品牌概念的要素中。例如,歐萊雅和絲芙蘭等美妝品牌已經發布了人工智能助手版本,允許顧客在最終購買前"試用"美妝產品或分析皮膚狀況。Bloomberg Connects 利用人工智能通過數字應用程序提供的沉浸式音頻導覽,增強了博物館對視障訪客的無障礙服務。"The Sphere Experience"讓客人可以與一個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進行長時間對話。借助多模態人工智能,設計師將能夠將這些體驗進一步擴展到多個維度,同時影響聽覺、視覺、觸覺甚至嗅覺。

那么,如何成為一名超級設計師呢?設計師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增強自己的技能,以下是我的建議:

立即開始將人工智能融入工作流程。?開始在日常實踐中融入人工智能工具。有許多行政類任務,人工智能只需極少的監督即可處理。學習如何有效地提示、指導和優化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熟練掌握多種人工智能平臺,了解它們的優勢和局限性。

培養跨學科思維。?最有價值的設計師將能夠統籌各個維度的體驗,而不僅僅是專注于某一個領域。從"制造者"心態轉變為"體驗指揮家"心態。

重視現有空間的現代化改造。?最大的機遇在于重新構想那些停滯不前的行業,如零售店、博物館和娛樂場所,利用人工智能驅動的個性化來創造終極的多維體驗。

多模態人工智能將使設計師能夠構想出更具影響力、能夠打動人心、激發靈感并與人們建立聯系的空間和體驗。那些現在就開始嘗試,并著重于振興停滯行業的人,將會發現自己正處于一場創意復興的最前沿。人類將指揮機器,創造出我們從未想象過的沉浸式體驗。

精選文章:

不止于功能,更關于情感:重新定義“寵物空間”的設計!

精明的品牌如何利用色彩來提升利潤

5個日式北歐風格的家居和家具,激發你打造禪意空間的靈感

12種將庭院變為健康休憩地的方法

設計師 vs. 提示詞